起初,陈兴业对为何裕柱专门设立一个科室并任科长一事还有些犹豫。
然而现在,他毫不犹豫地决定。"既然这样,我同意通过研究所第十四科的成立方案!”
此言一出,办公室里的高级研究员们神色微变。
大家都清楚,陈所长的话蕴含深意。
张兰拍拍何裕柱的肩膀道:“柱子,祝贺你!能得到陈所长的认可,说明你的表现非常出色。”
“陈所长,张教授,还有各位前辈,感谢大家的信任。
虽然我不能保证一定会有成果,但我会尽全力在第十四科室挥作用,不负众望。”
何裕柱表态时毫不含糊。
他知道,行动比言语更重要,即便有系统的支持,他对未来的项目充满信心,但也深知实干的重要性。
听到何裕柱的话,陈兴业等人点头示意。
既然选择了信任何裕柱,他们便放手让他施展才华。
随后,众人围绕第十四科室的研究方向展开了讨论。
最终,由于何裕柱在上次哈工大交流会上展现的机械天赋备受期待,加上他在工业部和轧钢厂取得的成绩,大家一致确定了第十四科室的方向。"柱子,第十四科室的研究方向和其他科室有所不同,主要集中在重工业和相关领域,你能明白吗?”
这个结论是大家共同商议得出的。
o研究所多数科室的研究方向倾向于工业应用,甚至是民用领域,但尚未专注于重工业和相关行业。
然而,作为四九城的重要研究机构之一,陈所长从北方考察归来后,意识到展重工业和相关产业对国家未来展至关重要。
其中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因素。
内部原因是得到了老大哥的支持,尽管当前关系尚未恶化,但局势的变化已让部分敏锐人士察觉到了潜在风险。
事实上,我国现有的工业体系可以说完全是借鉴了别国的经验。
无论是小小的螺丝钉,还是复杂的重工业生产,都不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而是整套生产系统的直接引入。
从设备到人才,再到专业知识,缺一不可,否则我们的工业展不可能达到今天的水平。
这种方式确实能让国家迅完成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但其中的风险也不容忽视。
一旦与他国产生矛盾,甚至可能影响到整个工业体系的正常运作。
外部环境方面,当前国际形势并不太平。
尽管建国已久,但各种摩擦从未停止。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我们国家的技术实力不足,各领域的展水平不高,缺乏足够的威慑力。
所以,从北方考察归来后,陈兴业意识到国家需要构建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培养专业人才,这是国家展的根基,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因此,在成立第十四科室之初,他就赋予了科室这样的使命。
其他几位资深研究员都是行业内的顶尖人物,对陈所长的话心领神会,所以在陈所长提出要求后,他们看向何裕柱的眼神都带着几分复杂。
毕竟,技术和重工业在国内属于严重短板,各方面都很薄弱。
因此,第十四科室未来的研究方向绝非易事,何裕柱作为科室负责人,肩上的责任可想而知。
刚才的讨论中,何裕柱也有参与,自然明白陈所长的意图。
不过,他与他人不同,是穿越而来,拥有出时代的视野,当然能理解陈所长话中的深意。
看来,这个时代有不少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工业领域的不足,并为此付出了努力。
然而,建设完整的工业体系是一项庞大的工程。
即便有许多像陈兴业这样的专家认识到问题所在,在更大的历史潮流面前,他们的力量依然有限。
何裕柱沉思片刻后,向陈兴业点了点头:"陈所长,我明白了。
组织有任务尽管吩咐,只要我在十四科室一天,必定全力以赴完成。"
陈兴业听后略感触动,想起之前北方有人对何裕柱的评价,心中隐隐期待,想知道这位年轻人能为十四科室带来什么成果。
最终,在研究所高层一致决定下,o研究所的第十四科室正式成立。
次日清晨,何裕柱骑车抵达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