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抹夕阳落下的时候,左云推开院门。
李修远脚步刚踏入小院,几乎是立刻就捕捉到了空气中那丝不同寻常的欢快。
自家夫郎正蹲在灶房门口,锅里煨着汤。
那平日里因操劳而微蹙的眉心舒展开来,唇角噙着一抹清浅却实在的笑意,整个人都透着一股子轻快。
“回来了!”顾笙听见脚步声抬起头。
他眼中亮晶晶的,映着灯火,像是揉碎了的星辰。
那份发自心底的愉悦几乎要溢出来。
“今日备下的鸭子,竟比平日卖得快,早早便收摊了。”他站起身,拍了拍衣襟上的灰尘,语气里带着久违的松快。
李修远心头一软。
这两个月来,他看着顾笙起早贪黑,守着那方小小的烤炉。
从最初的踌躇满志到后来被清冷巷弄磨得沉默寡言,再到今日这眉眼舒展的模样。
其中艰辛,他感同身受。
如今这营生终于见了起色,那份压在顾笙肩头的沉郁一扫而空,化作此刻眼角眉梢生动的神采,比任何言语都让他欣慰。
“真好。”李修远走上前,自然而然地将人拥入怀里。
他轻抚着顾笙的背,温声道:“辛苦你了。”
顾笙有些不好意思了起来,因为眼前立着两位少年,脸颊微红。
“咳咳咳,我我去摆桌。”张良转身道。
左云看着张良离开的背影“我,我去帮忙摆桌!”
饭后照例是沿着院中小径消食。
夜风微凉,拂过院角的小花,带来隐约的甜香。
待回到房中,顾笙正欲去点桌上的油灯,手腕却被一只温热的大手轻轻扣住。
李修远顺势一带,便将他整个身子揽入怀中。
力道并不重,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温柔和一种久违的、深藏的渴望。
顾笙微微一怔,后背贴上身后人坚实温热的胸膛。
那有力的心跳隔着衣裳,一下下清晰地传递过来,撞得他自己心口也跟着怦怦作响。
“阿笙……”李修远低沉的嗓音贴着他耳廓响起。
那道温热的气息拂过顾笙敏感的耳垂,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喑哑。
李修远的手臂环在顾笙腰间,收得紧了些。
他下巴轻轻搁在顾笙的肩窝,深深吸了一口气,鼻息间满是顾笙发间清爽的气息和那缕挥之不去的、独属于他的烟火味道。
“这两个月,苦了你了。”
他的声音更低了些,带着怜惜,也带着某种压抑许久的热度,“我们……好像许久不曾好好亲近了。”
房中尚未点灯,只有窗外透进的朦胧月色,勾勒出两人相拥的剪影。
这突如其来的、紧密的拥抱,这耳畔低沉撩人的话语,瞬间点燃了空气里潜藏的暗流。
顾笙只觉得一股热意从被环住的腰间迅速蔓延开。
耳根发烫,身体在李修远熟悉的气息和怀抱里,不由自主地放软了下来。
那份因生意好转而生的雀跃,此刻尽数化作了心尖上颤动的暖流和一丝隐秘的期待。
他微微侧过头,脸颊贴上李修远的唇。
喉间溢出一声极轻的回应,带着温顺,也带着久旱逢甘霖般的微颤:“嗯……”
第122章如今是两个人的份了阿,……
“京都烤鸭”的名号,如同投入湖心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远比顾笙预想的要广阔。
起初,吸引人们蜂拥而至梧桐巷尾的,多半是这响亮得甚至有些“狂妄”的店名。
“敢叫‘京都烤鸭’?口气不小!”
“倒要看看是何等美味,才配得上这名头!”
带着这样的好奇与一丝审视,客人们抱着尝鲜或挑刺的心态排起了长队。
然而,当那金红油亮的烤鸭真正入口。
所有的疑虑便在那极致酥脆的皮、丰腴细嫩的肉、与酸甜解腻的酸梅酱交织出的绝妙滋味中烟消云散。
舌尖上的惊艳瞬间征服了味蕾,也点燃了口碑。
吃过的人无不眉飞色舞地向亲朋邻里描述:
“那皮,咬下去咔嚓一声,脆得像琉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