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更有意思
“都这麽些日了,是该加上把火。”
宋衡神色复杂地望着颂徵单薄挺削的背影,下颌微绷,唇瓣紧抿成一条直线。
他不知颂徵所谓的把火是指蛮族部落的那一把,还是指代了些别的;亦或者是,二者皆有。
“将军?”身旁士兵的声音唤回了宋衡有些发散的思绪。
他转过头,冷眼瞧着远处愈烧愈旺丶浓烟滚滚的帐篷,眼底情绪翻涌。
也不知这火是怎的一回事,任凭蛮子怎麽淋水覆雪,火都纹丝不灭。
一衆蛮子急得焦头烂额,城墙上的人却好整以暇地瞧着这一幕。
“颂大人这把火当真是烧得妙极了。”士兵的语气难以幸灾乐祸。
他戍边多年,上过战场,亦杀过不少蛮子,对北境百姓的苦楚感同身受,对蛮族可谓是深恶痛绝,如今见蛮族驻地如此惨状,可谓是狠狠出了口恶气。
是以哪怕他打心眼里瞧不上颂徵这小白脸,却还是顺着内心夸出了口。
闻言,宋衡没吭声,只深深地瞧了他一眼,眼神凉幽幽的。
撞上宋衡的目光,士兵面上的笑容有些僵硬,他吞了吞喉咙,心底竟是升起几分怯意:“将,将军?”
宋衡面无表情地移开眸子,垂眸取过还未收走的长弓,又从箭壶里拔出一支羽箭,凝神用力朝蛮族驻地方向拉满弓。
一声呼啸破空划出,银白色的箭矢迅速飞出,弓弦轻震,发出刺耳的铮鸣声。
短短几息後,羽箭便落了地,锋利的箭矢深深刺进雪地之中,徒留朝上的尾羽微微晃动。
而羽箭落地之处,离蛮子的驻地还有数十尺远。
宋衡望着射出的羽箭,瞳孔稍扩大了些。
这一箭,他近乎是用了全力,所射出的距离,也几乎是有史以来最远的一次,却是连蛮子的边都不曾摸着。
对于这个结果,宋衡虽诧异,却不丝毫意外,甚至对颂徵的钦佩又重了几分。
压住心底翻涌的思绪,宋衡一言不发地将长弓扔到士兵手中。
士兵手忙脚乱地接住长弓,见宋衡转身欲下城楼,半弯着腰身提声喊道:“将军,趁蛮族内部自顾不暇,我们不妨出城主动进攻,打他个措手不及!”
宋衡脚步一顿,转身意味深长地瞧了他一眼,倏而轻笑出声,讥声道:“主动迎敌?”
“所有人听令!校场集合,违者军令处置!”
士兵欲言又止,面露不甘,不得不应道:“是,将军!”
待宋衡走远,身侧一位鬓角微白的中士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语重心长地开口:“瞧着那箭没?你且拉一弓试试。”
士兵侧目看了眼箭壶,不做犹豫,利落取出一支,拉弓射了出去。
箭羽在半空中划出一道弧线,随即扎进了雪地之中。
士兵睁大双眼瞧着羽箭落地之处,竟是离宋衡所射的那一支还有数丈之远。
“这…这怎的可能?!”他似是难以置信,又拉弓接连射了数箭出去,而最远的一支不过堪堪和宋衡那一支齐平。
中士好整以暇地瞧着一脸挫败的士兵,摇摇头,轻叹出声:“走罢,去校场。”
“可那火……”士兵攥紧手中的弓箭,压低声音道,“蛮子若是突然攻城又该如何?”
中士低低笑了声,一脸讳莫如深:“不会,他们自顾不暇,瞧见那一连串的箭羽,也该知晓是城内之人所为。此火就算他们猜到是我们所放,却未乘胜追击,只会误以为我军士气低迷,城内疫情严峻,不敢主动出击罢了。”
士兵闻言,霎时恍然大悟,一连夸了好几句:“当真是妙极!”
“还得是将军足智多谋!”
中士笑笑,不再接话。
兴许旁人未瞧明白,可他瞧得一清二楚,这哪是宋副将的主意,分明是那位颂大人的意思。
如今看来,京中那些流言着实荒唐的可笑。那位颂大人,不论是面皮还是才能,都配得上长公主殿下。
伞面轻覆白雪,颂徵慢悠悠从城楼上下来,唇畔笑意清浅,她不紧不慢地踏着雪,颇有闲情逸致。
落雪声簌簌,朦朦白雾在不知不觉间笼起,好似披上了一层纱罩。
银丝轻曳,颂徵擡眸望向自城门外升起的浓烟,勾唇极轻地笑了下,眼底却没甚情绪。
风卷着寒意,将脸刮得生疼。
怕颂徵身子骨受不住寒,夜影仍不住迈步上前,委婉提醒道:“大人,可是要回府了?”
“不急。”颂徵擡脚踩进落雪中,嗓音低哑,浸着寒雾让人听不大真切,“再逛逛。”
颂徵撑着伞,漫无目的地在飘雪中将整座城池都逛了一遍,直至暮色深沉,雪也渐渐停下,她才起了回程的心思。
回厢房路上,一路不速之客突然从院旁亭中冒了出来。
“颂大人。”叶江城主动出声叫住了颂徵。
“嗯?”颂徵顿住脚步,转身看向出声之人,蓝眸有一瞬的茫然。
叶江城拱了拱手,扯出抹谦和的笑:“是我,*叶江城。”
听他自曝名姓,颂徵恰到适宜地露出恍然大悟神情,眸光在叶江城宽袖下隐隐发颤的手上停留一息,掩唇咳嗽两声,语气不冷不热,绻着股子倦意:“哦,原来是叶师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