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义军乘胜追击,攻下宝鸡丶麟游等城,关中大震!】
【崇祯帝十分恼怒,撤掉了陈奇瑜,任命洪承畴继任五省总督!】
【崇祯八年,明朝派洪承畴出陕西,朱大典出山东,两面夹攻起义军。】
【经过多年的转战,起义军也深深的意识到,只有联合作战才能与明军对抗,各路起义军会师荥阳,经过大浪淘沙,此时有农民军十三家,72营!】
【最终,起义军决定兵分三路,一部返回陕西,一部北上山西,一部向东攻入凤阳。】
【起义军一路攻城略地,相继攻下密县丶上蔡丶颍州……直到凤阳城下。】
【在正月十五元宵节之际,大批农民军悄悄包围了凤阳城。次日清晨,大雾弥漫,起义军乘势攻城,守城将领和士兵措手不及,城内秩序大乱。】
【僞装入城的农民军将士乘势四处点火,与城外农民军主力密切配合,对守城官军进行了内外夹击。官军阵势大乱,最终守城将领朱国相自杀,4000馀名守城士卒被歼。】
【农民军焚毁了皇陵楼殿,张献忠还张旗帜自称“古元真龙皇帝”,震惊朝野!】
【凤阳作为明朝的发祥地和皇陵所在地,其被毁无疑是对明朝统治者的一次沉重打击。凤阳之战後,起义军的声势更加壮大!】
明朝的皇帝纷纷拍案而起!
朱元璋:“这可是朕的祖陵!”
朱棣:“这是将大明的尊严扔在地上踩!”
朱厚照:“连祖坟都保不住,大明还有何威严!”
……
【崇祯帝极为愤怒,但他也意识到,面对灵活机动,神出鬼没的农民军,大规模围剿难以奏效,只能改变策略:分区负责,重点进攻!】
【以卢象升为五省总督,专门负责中原地区,洪承畴负责西北,又起用孙传庭为陕西巡抚。他们各自负责自己的区域,又相互协同,彼此合作。】
赵匡胤:“如此内忧外患的局面下,明朝廷居然还能与农民军打的有来有往,若是在大宋……”
怕是早就放弃被农民军占据的地区了吧。
朱标:“大明不缺忠臣良将,也不缺想要有作为的皇帝,为何还是到了这样的地步!”
【新的布置呈现出了很好的结果,高迎祥丶张献忠在河南连续失败,连连受挫,兵力损失过半,残部只能再次返回陕西。李自成在兴平等地也多次失利。】
【崇祯九年,为打开局面,高迎祥率军出汉中,经过子午谷偷袭西安,意图占据整个陕西。然而,子午谷道路崎岖险峻,大军行进极其困难,很容易受到敌人的伏击。】
【不出意外,当起义军进入子午谷後,便遭到了陕西巡抚孙传庭的伏击。】
【经过一番激战,高迎祥坐骑被手下的二五仔所偷,他只能孤军奋战,身陷重围,逃往一个山洞躲避,结果被官军发现俘获,之後被押送到京城凌迟处死。】
【高迎祥的馀部很多都投靠了李自成。】
【高迎祥牺牲後,起义军逐渐分成两部,一支由张献忠领导,活动在湖北丶安徽丶河南一带;另一支由李自成领导,活动在甘肃丶宁夏丶陕西一带。】
【就在此时,清军入边,攻破昌平等16座城池,朱由检急调卢象升率军驰援,中原地区压力骤减。张献忠乘机复起,联合罗汝才等部20馀万人,沿江东进,分散活动于蕲州丶霍山一带。】
【张献忠出身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就聪明倔强,跟着父亲贩卖红枣。他当过捕快,也当过边军,因触犯律法,按律当斩,主将陈洪范见其状貌奇异,为他求情。最後,张献忠被重打了一百军棍,在军中除名,流落乡间。】
【崇祯三年,张献忠在家乡聚集十八寨农民组织了一支队伍响应王嘉胤暴动,自号“八大王”。他转战于陕西丶山西丶河南丶安徽丶湖北丶四川等地,其队伍由几千人发展到几万人,成为当时最强大的一支起义军。】
【高迎祥牺牲後,李自成被推举为新的闯王,但这时候他的势力很小,起义军中以张献忠为主力。】
【名望与实力不相符,导致了张献忠与李自成的分裂。】
【张献忠率部攻略长江流域,李自成攻略黄河流域。】
【自崇祯六年到崇祯十年,张献忠三次入川,在四川烧杀抢掠,给四川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就在他第三次进入四川的时候,遭到了明军总兵官左良玉部的进攻,张献忠的起义部队损兵折将,本人也身受重伤,导致他在政治上开始动摇。】
【不久,张献忠便接受了明朝的招安,投降了新任五省总督熊文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