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牛>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 第583章 日薄西山6(第1页)

第583章 日薄西山6(第1页)

第583章日薄西山6

【李自成也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的父亲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自幼苦难的经历让他对社会的不公和贫困有着十分深刻的认识。】

【天啓年间,陕西连年灾荒,官府的租税却分文不减,李家生活十分困难,李自成自小便被家人舍入寺庙当了小和尚。】

【但时局艰难,即便做了和尚,也无法保证能吃饱饭,为了一口吃的,他只能给当地的艾姓地主放羊度日。】

洪武年间,所有人都有意无意的看向他们的皇帝陛下:这不会是您的转世投胎吧!

给地主放羊,还当过和尚……

就连马皇後和太子朱标的目光都不自觉的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敏锐的发现了这些目光,结合天幕正在说的内容,他顿时怒了!

“咱就算要投胎,那也是去拯救大明啊。”

至于朱元璋内心所想,其他人就不知道了:若是这李自成真能重复咱的路线……

朱元璋也不知该喜该忧。

【十几岁的时候,李自成的父母都死了。二十一岁那年,他打伤了艾姓地主,应募到银川驿站当一名驿卒。】

【在崇祯改革驿站系统後,李自成被裁撤。因为还不起豪绅的债务,他杀了债主,又背上了人命官司,为躲避官司,他逃亡甘肃投军,很快成为明军中的把总。】

【但明朝的边军生活也很困苦,他们的土地都被将领占为私有,还要被无限制的拖欠克扣粮饷,忍无可忍的边军们杀了顶头上司,举旗反抗!】

崇祯:原来这就是大明的黄巢!

朕想要招安他,现在还有机会吗?

【崇祯四年,李自成在米脂号召饥民起义,率衆投靠了他的舅舅高迎祥,成为起义军中的“闯将”。】

【崇祯九年,高迎祥被杀後,李自成被推举为第二任闯王,他领衆“以走致敌”,采取声东击西丶避实击虚的战法,连下阶州丶陇州丶宁羌,转战陕甘地区。】

【崇祯十一年,朱由检任命杨嗣昌为兵部尚书,入阁拜相,将解决内忧外患丶中兴大明王朝的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

【杨嗣昌提出“四正六隅十面网”,由五省总督和五省总理负责剿杀。五省总督仍然是洪承畴,而之前的五省总理卢象升早已调任北方提防金军,接替他的王家祯是个无能之辈,杨嗣昌便推荐平息海盗有功的两广总督熊文灿出任五省总理。】

【杨嗣昌的战略收到了一定成效,西北面的起义军在洪承畴和孙传庭的镇压下被消灭殆尽,李自成于同年十月率18骑逃入商洛山中。】

【熊文灿则将围剿改为招抚,势力最大的张献忠部接受了熊文灿的招安,另一支起义军罗汝才部也在均州投降,东南面其他起义军或降或逃,农民战争顿时陷入了低谷……】

【内忧取得一定成果,对于外患,杨嗣昌提出的对清方针是议和优先,以便腾出手来彻底解决国内的农民起义。】

【他把这件事交给了辽东巡抚方一藻和监军太监高起潜秘密进行,但不出意外的是,秘密终究还是泄露了,这件事引发了群臣的反对,议和之事便被拖延下来。】

【皇太极见明朝反复无常,抓住机会,于崇祯十一年九月第五次发兵入塞,一时间京畿告急。】

【崇祯命洪承畴丶孙传庭率军北上,赴京勤王,西北官军数量骤然减少。而这次对清作战也发生了很多事,最终导致卢象升战死丶孙传庭被下狱。】

【崇祯不得不将洪承畴调任蓟辽总督,率领陕西精锐之师在松山丶锦州一线防范清军,这给濒临绝境的李自成一个难得的喘息之机。】

如今的局势如同三足鼎立,大明王朝腹背受敌,朝中君臣却出于自傲的心理,不肯低头议和。

崇祯:“难道朕当真应该与其中一方议和吗?”

【李自成在陕甘等地坚持战斗,逐渐发展壮大,不愿投降明朝的农民军纷纷投靠李自成。】

【明朝官府那些腐败官僚无止境的索贿丶敲诈丶刁难丶不信任,让张献忠深感不满,崇祯十二年,他受到李自成的影响,联合罗汝才丶张天琳等人再次举起反旗!】

【经过一年的修整,张献忠的实力得到了加强,而明朝却或死丶或囚丶或调,少了三员大将。起义军连破房县丶保康,在罗猴山歼灭了明军主力左良玉部。】

评论区

“左良玉也算是明末一个数的上名号的将领。”

“他在与清军作战时崭露头角,在镇压农民军的过程中不断壮大自己的势力。随之而来的便是他的骄横跋扈,拥兵自重!”

“不过,忠心耿耿的孙传庭因皇帝的怀疑被下狱治罪,野心勃勃还打了败仗的左良玉反倒没有受到多少惩罚。”

“到了南明的时候,左良玉为了自己的野心,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进攻南京的南明小朝廷,可惜,他还没有赶到南京,就死于进军途中。”

“他死後,他的儿子直接投降清朝……”

“崇祯帝达成成就,反向识人达人!”

崇祯:……

【朱由检再次发挥了他多疑嗜杀的一惯作风,因一时战事不利,便杀了熊文灿,派兵部尚书杨嗣昌亲自督军进剿。】

刘备:“如此危机时刻,难道不应该打消这些忠臣的疑虑,你把人都杀光了,还有谁会真心帮你。”

要与群臣交心也很简单,只需要抵足而眠即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