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牛>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 第582章 日薄西山(第1页)

第582章 日薄西山(第1页)

第582章日薄西山

【早期的起义军,没有统一的指挥,自发盲目,各自为战,而且成份复杂,缺乏推翻明朝政权的明确目标。】

【崇祯四年,陕西义军势力最强大的王嘉胤遭到曹文诏的重兵围攻,为避开明军主力,王嘉胤率军入晋,起义中心由陕西转移到了山西。】

【在王嘉胤的指挥下,义军的作战方式也从极度分散,各自为战发展为相对集中,互相呼应。】

【但堡垒都是从内部被突破的,王嘉胤被他的妻弟张立位和部将王国忠灌醉刺死。】

【王嘉胤牺牲後,其部将王自用被义军推举为领袖,继续与明王朝战斗。】

【王自用联合高迎祥丶张献忠丶李自成丶罗汝才等部20馀万人,号称36营,一度攻破大宁丶隰州丶泽州丶寿阳等城。】

【他成功地将当时在山西零星分散的各路农民军统一组织了起来,农民起义军也由分状态进入协同作战的阶段。】

刘彻:“明末的环境如同养蛊,农民军在与朝廷军对抗的过程中逐渐壮大,相较之下,明廷却越来越无能为力。”

【在洪承畴等明朝将领的大力镇压下,陕西的各路起义军陆续转战山西。朱由检立刻命曹文诏节制陕西丶山西负责剿匪的诸多将领,统一指挥!】

评论区

“曹文诏也是明朝末年的一位着名将领,他早年从军于辽东,先後隶属于熊廷弼丶孙承宗,以实打实的战功升为游击将军。”

“皇太极包围北京时,曹文诏也跟随袁崇焕入关勤王,在保卫北京中立有战功。”

“农民起义爆发後,曹文诏率军镇压,他用计击破王嘉胤部,先後击杀点灯子丶张飞丶红军友等农民军首领,成为各部农民军的劲敌!”

“崇祯八年,曹文诏率部追击李自成时,中伏陷入重围,兵败自杀。”

“曹文诏在镇压明末农民起义中功勋卓着,被誉为“明末第一良将”!”

……

李世民:“不过是败了一场就要自杀,可见崇祯的多疑猜忌,刻薄寡恩让朝臣心有戚戚啊。”

【为了躲避朝廷的围剿,在山西的各路起义军又通过渑池,转进河南,攻城略地!】

【崇祯六年,王自用在武安作战时受伤,同年五月,在河南济源病死。】

【王自用牺牲後,起义军在高迎祥领导下继续与明军展开了激烈博斗,为了突破明军的重重包围,起义军损失惨重!】

【高迎祥被誉为第一代“闯王”,他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为了生计曾以贩马为业。也因此,他练就了一手骑射功夫,臂力过人,还有不凡的胆识和谋略。】

【高迎祥非常重视军纪,严格要求手下将士服从命令丶爱护百姓,他想要将部下的农民军转变为正规的军队。】

【他采用灵活的战术,避免与明军主力正面交锋,利用地形和战术优势,多次击败官军。在龙门之战丶和州之战等战役中,高迎祥都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领导力。】

【他们突破官军包围後,转移到明军力量相对薄弱的豫西丶楚北,以郧阳为中心,分部来往穿插于豫丶楚丶川丶陕之间,利用官军分兵守境,互不协同的弱点,进行游击性质的流动作战,与明军周旋。】

【明军不得不把守要隘,穷于追剿,陷入战线过长,兵力分散的困境。】

【因正确的战略战术,起义军日益壮大,遍及陕西丶山西丶河南丶湖北丶四川等地,迫使明军也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指挥,不能继续各自为战。】

【崇祯七年,朱由检以陈奇瑜为五省总督,全权负责镇压起义,他采用四面分进合击的战术,企图一举歼灭各地义军。】

【卢象升被任命为郧阳抚治,郧阳正是川丶陕丶豫丶楚四省的交界地带,卢象升往这里一杵,相当于直接斩断了各地义军之间的联系!】

【在明军的镇压下,高迎祥丶李自成等部只能退回陕西。崇祯七年六月,高迎祥部被围困在兴安之南的车厢峡内,一时陷入绝境……】

【车厢峡,峡长约20公里,宽不过丈馀,两面奇峰突兀,怪石嶙峋,恶浪翻滚,易入难出。】

【高迎祥率四万人误入车厢峡,被明军总督陈奇瑜率领的官军包围。官军居高临下,垒石塞路,从山上投石袭击,还用火攻焚烧,使得起义军陷入绝境。】

【起义军被困峡内,没有食物,长途奔波又饿又乏。屋漏偏逢连夜雨,偏偏这时又天降大雨,连绵20天的大雨引发了附近的山洪泥石流,农民军“弓矢尽脱”,马匹因为缺乏草料死亡过半,形势十分危急!】

【面对如此困境,高迎祥和李自成决定采用诈降之计。】

【他们利用陈奇瑜胸无大志的弱点,派人贿赂陈奇瑜,以一人50两纹银的价格,放出了三万六千多义军。】

【脱离险境之後,起义军再次汇集在一起,以摧枯拉朽之势击败明总兵贺人龙丶张天礼的军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