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王氏和贾政沉默地用膳,这时候贾母身边的丫头过来了。
“老太太那里可是有什麽事儿?”贾政问道。
“老太太请二爷和二太太忙完了一同往她那里去一趟。”小丫头脆生生道。
“行!你去回禀老太太,我们等下就过去。”贾政道。
梨香院中,贾母正在安慰贾珠,“等下你父亲怎麽生气也不要害怕,有老太太在呢,老太太给你出头,珠儿只需要开开心心的。”
“只是这样是不是忤逆了父亲。”贾珠还是有些惶恐。
“那我还是你父亲的娘,你父亲算不算忤逆母亲?”贾母摸了摸贾珠的头安慰道。
“祖母,其实我并不是逃避学习,只是有些融入不进国子监的氛围,国子监的孩子对立严重,勋贵们的孩子整日都是得过且过,经常逃课去寻欢作乐,国子监的先生们也不管他们,他们乐意学就学,不乐意学就不学,那些学生对先生也不尊重。”
“至于清流的孩子抱团也十分的严重,他们很讨厌孙儿,有什麽交流学问的活动都是不带上孙儿的,其实我很喜欢在学院念书的,之前在金陵念书,先生会很严厉,知道学生偷懒不学习,会用戒尺惩罚,先生也会关心学生的生活,有些学生家里穷,先生会向学院反映,减免一些费用,甚至还会在学院提供一些差事,让这些学生挣一些银钱,同学之间也会有竞争,但是大多都是真的在探讨学问,虽然也会有关系特别好的小团体,但也不至于像国子监这样,彼此仇视。”
贾珠依偎在贾母的怀中,认真解释道。
“祖母明白,这京城和金陵是不一样的,你可能会说先生不负责任,可是能去国子监的学生,家中背景都不错,先生罚得太过,万一被这些孩子记恨,家中还有一个分不清好赖的长辈,那先生的前途是不是就完了,所以,国子监的先生即使有大才,也是不敢管学生的,而且这些学生分成两个阵营和朝中官员势力也是分不开关系的,你可以仔细回想,勋贵家庭的孩子和清流家庭的孩子,他们内部也是分成了好些小的团体。”贾母揽着贾珠道。
贾珠回想了一下,还真是这样,即使是勋贵和清流的孩子中,也是有关系更好的。
“祖母,你说得对,他们是真的分了好多团体。”
“他们那些孩子年纪还小,没办法把心思完全隐藏起来,可是他们的父辈就是那种隐藏得很好的老狐狸了,珠儿日後在朝为官,也别太相信别人,要心有城府,有些人靠近你,也未必是真的和你交好,可能是为了背後捅你一刀。”
“祖母放心,孙儿谨记。”贾珠道。
“其实我们家最懂这些的就是你大伯了。”贾母道。
“大伯?”贾珠有些不太相信,他印象中的大伯整日都笑眯眯的,是一个慈父,甚至还拉得下脸面让琏儿和瑾儿骑他的脖子,听说他在官场为官人缘也特别不错,深受陛下器重。
“祖母也是这些年才想明白,虽然祖母这些年不管外头的事情,但是你大伯的名声祖母也是听了一耳,如若你大伯真的想他表现得那样无害,他又怎麽在两个皇帝之间混得如鱼得水,深得两任皇帝的信任,你大伯小时候可是在宫中长大的,宫中的手段只能说是骇人听闻,现在我算是看明白了,你大伯不管在什麽情况都能做出对他最有利的决定。”
贾珠眨了眨眼睛,只觉得自己接收的信息有些大。
“你以後多观察观察你大伯,多学学他的为人处世,对你以後进入官场有好处。”
“嗯!”贾珠使劲儿点了点头。
贾母揽着贾珠正说着话,贾政和王氏便一同到了。
“给母亲请安!”贾政带着王氏给贾母请安。
“儿子给父亲母亲请安!”贾珠也给贾政和王氏行礼。
“起来坐吧!”贾母道。
贾政和王氏一同起来,贾政又让贾珠起身。
等贾政和王氏坐下,小丫头们便上来上茶了,等上茶之後,玛瑙便让小丫头们下去了,这里她和琥珀两个大丫头守着就好。
等小丫头们都下去了,贾政见状,不由得笑道:“母亲,今儿是有什麽大事,这麽神秘,还把小丫头们都给喝退了?”
“是为了珠儿的事情。”贾母道。
“说起珠儿的事情,儿子正巧也有事和您商量。”贾政道。
贾母眉头微蹙,她狐疑地看着贾政,莫不是珠儿在国子监的遭遇他知晓了。
“珠儿的什麽事。”贾母问道。
贾政看了一旁的贾珠一眼。
贾母会意,她对贾珠的道:“珠儿,你先出去休息一会儿,祖母和你父亲有事相商。”
贾珠很懂事地行礼,“那孙儿先退下!”
等贾珠下去後,贾母问道:“你要商量什麽?”
“是珠儿的婚事,珠儿年纪也大了,婚事也应该考虑起来了,儿子倒是给珠儿相看了一家,儿子觉得挺合适的。”贾政道。
对于贾政突然提起贾珠的婚事,贾母虽然意外,但是却也不是特别的惊讶,贾珠的年纪不小了,已经十六了,虽然男子的婚事晚上两年也不妨事,不过也不能太晚,太晚了也不好找。
“你看中谁家的姑娘?”贾母问道。
“是国子监祭酒李家的女儿,他家有一个姑娘,比珠儿小上两岁,儿子和李祭酒相处得不错,了解他家的情况,家中简单,是书香门第,在朝中文官中也有不少的声望,儿子想着日後珠儿必定是要走科举从政的路子,有这样一个在文官清流中有名声的岳父,他的仕途也会好走一些。”贾政道。
“你想得倒是没错,这样的文官清流必定清贫,你这儿媳的嫁妆必定不丰厚。”贾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