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第九十三章
贾母等着贾珠休沐回来,等贾珠一回来,贾母就让人把贾珠请了过去。
“我的儿,你受苦了。”贾母抱着贾珠开始哭。
“祖母,我没受苦,只是去国子监念书而已,算不得苦。”贾珠只觉得贾母是因为多日不见自己,所以才会如此,连忙出言安慰。
“你还想骗我,你伯父都告诉我了,祖母还特意请你史家的舅舅查了你的近况,国子监那些孩子都在欺负你是不是?”贾母哭道。
贾珠一愣,眼睛一下就红了,他心里的委屈再也忍不住,泪珠一颗一颗地落下。
贾母见状,还有什麽不明白的,“我的儿,你怎麽这麽傻,什麽都不肯说,祖母还没死呢,祖母一定为你做主,这国子监不好,我们就不要去国子监念书了,我们请大儒回来教导你功课,你在家里学,我们荣国府家大业大,还请不来一个好老师。”
听到贾母说给他请大儒回来教他念书,贾珠倒是有些意动,虽然在家里听课有些闭门造车,好歹也是不用听那些闲言碎语,他本意去国子监念书是想着多几个同窗讨论学问,也能交上两个好友,就他在国子监,又怎麽交得上朋友。
“会不会太麻烦了?”贾珠忐忑问道。
听到贾珠这麽说,贾母心疼又高兴,连声道:“不麻烦不麻烦,好歹你大伯如今是应天府府尹,你大伯心疼你,你的情况便是你大伯告诉我的,只不过他不是你的父亲,不好直接管你的事儿,只能让祖母出面,你放心,你大伯是关注着你的,你平时也多和你大伯亲近,你父亲是靠不怎麽住,日後你还是得靠你大伯帮衬。”
“祖母放心!大伯对我好,我知道。”
贾母摸了摸贾珠脑袋,叹了口气,“你也莫要怪你父亲,你父亲在科举一途上不顺,连带着在仕途上也不顺心,他便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了你身上,你看看你大伯,如今已经是三品大员,你父亲心中也是有不甘的,你莫要怨他。”
“是!孙儿晓得。”
“珠儿是好孩子,你是二房的嫡长子,日後就是你来支撑二房,你的担子会很重,祖母也不知道能照拂你到什麽时候,但是祖母现在还没死呢,你有什麽事儿都可以和祖母说,祖母来给你做主。”
“多谢祖母!”贾珠依偎在贾母怀中。
“珠儿呢?不是今天休沐,应该回来了,怎麽不见他过来?”王氏在西院等着贾珠,每次贾珠休沐回来,就会第一个来她院子里请安,只是今日到了这个点了,也还不见贾珠过来,王氏有些奇怪。
“奴婢打发人去问问。”周瑞家的道。
王氏点了点头,让周瑞家的去安排。
很快,打听消息的小丫头回来了,禀报道:“珠哥儿刚回来,就被老太太给请去了梨香院,这会儿珠哥儿还在梨香院没出来。”
听到小丫头的话,王氏捏紧了手帕,脸上露出不忿的表情。
周瑞家的见状,连忙让小丫头先退下,她轻声安慰道:“老太太也只是想念珠哥儿了,老太太喜欢珠哥儿是好事,等日後老太太百年後,珠哥儿分得的东西才多,太太不必介意。”
“可是我才是珠儿的母亲,珠哥儿应该最亲近的是我才对。”
“老太太那麽大的年纪了,太太何必这时候和老太太争,能得手的实惠才是真的实惠,您真的想老太太更加亲近长房的孩子?日後把嫁妆都留给长房*的那几个?”
王氏深吸了一口气,“罢了丶罢了,之前在珠儿身边放小厮的事情已经惹了她不高兴,这次就算了吧。”
周瑞家的见状,悄悄松了口气,自己主子也不知道怎麽了,心思极为古怪,她们当差也得小心再小心,一不小心就把人给惹生气了。
晚上,贾母留了贾珠在梨香院用膳。
王氏听闻,心情更糟,周瑞家的心里暗暗叫苦,只能小心翼翼地伺候,直到贾政身边的人过来传信,等下贾政来这里用膳,王氏的心情才稍微好了一些。
贾政很快过来,他环顾了四周,并未发现贾珠的身影,问道:“珠儿没在?”
“今日珠儿一回来就被老太太请去了梨香院,这会儿老太太正留珠儿在梨香院用完膳呢。”王氏解释道。
“到底老太太更疼我们珠儿,既然珠儿不在,那我们就先用吧。”贾政道。
“好!”王氏应下。
用完膳後,贾政道:“珠儿这小子年纪也不小了,成亲的人选是不是应该确定下来了?”
王氏心头一惊,连忙道:“爷之前不是说让珠儿专心学习吗?怎麽突然谈起这件事了?”
“我倒是看中了一个姑娘,是国子监祭酒的女儿,书香门第,我觉得我们家珠儿很配。”
“祭酒呀!确实是清流,但是家世是不是太低了一些,而且清流人家应当也出不了太多的嫁妆,我们是不是应该往勋贵人家找,这样珠儿日後没那麽辛苦。”王氏小心翼翼道。
听到王氏的话,贾政的眉头立刻就皱了起来,“你好歹也是伯爵的女儿,怎的如此看重银钱?娶勋贵人家的女儿嫁妆是多,可是能在仕途上帮助珠儿吗?珠儿日後是要走科举之路的,一步一步地往上爬,就需要一个文官清流的岳丈,至于银钱,我荣国府还能缺得了这一点银钱?真是头发长见识短。”
“是!妾身也是关心珠儿。”王氏附小低头。
“知道你是关心珠儿,只不过莫要乱关心,我看中的是祭酒李家,他们家的小姐你找个时间见见,如若模样周正,就可以定下来。”贾政道。
“这麽大的事情是不是要先和老太太说一声?”王氏问道。
“你去和老太太说便是,也不是什麽大事,最终还是要珠儿自己立起来,也不是一味地依靠岳家。”
“是!”王氏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