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驾临之日,整个护国寺的气氛截然不同。
山门之外,御林军肃立,五步一岗,十步一哨,将闻讯而来、想要一睹天颜或是沾沾福气的百姓隔在远处。
寻常香客早已被婉拒山门之外,只有白蓉儿等长住者拘在后院里。
人声鼎沸,香火缭绕,热闹中透着无比的庄严与压抑。
寺内更是守卫森严,随处可见目光锐利、身着便服的侍卫隐匿在廊柱殿角之后,空气仿佛都凝滞了,每一步、每一眼都需格外谨慎。
白蓉儿依循吩咐,待在净室,却能清晰地感受到那股弥漫全寺的、无声的紧张与威仪。
侍卫巡逻的脚步声规律而沉重,取代了往日悠远的钟声和沙弥的诵经声。
给她们送饭的小沙弥慧明性子活泼,正是爱说爱笑的年龄,时不时能给白蓉儿带来一些消息。
太后每日辰时会至大雄宝殿敬香,而后会在后院最清静的斋寺诵经休憩,午后有时会去后山的佛塔林散步。
白蓉儿并不着急,原主的记忆是她最大的依仗,她还记得今日下午,一伙看似流寇的“劫匪”会突然出现,冲撞、挟持了太后。
而这绝非意外。
元怀柔暗中买通了侍卫副统领,以演练布防为名,临时调离了斋寺附近的大部分精锐护卫,人为地制造了一个防御薄弱点。
太后若因流寇惊吓过度骤然离世,对皇帝元明熙将是巨大的情感打击。
皇帝本就因无子而内心孤冷,再失慈母,必然更加空虚依赖亲情。
届时,她这个养女便能以“贴心小棉袄”的姿态趁虚而入,给予皇帝慰藉,进一步巩固自己乃至其背后母家的地位。
只是,白蓉儿没想到,太后的身子本就孱弱,就连来护国寺一趟也让她头风作,缠绵病榻。
慧明苦着脸说道,“太后娘娘她……她头风病又犯了!听说疼得厉害,现在斋寺里谁都不见,御医还在里头呢。”
“寺里的师父们都被叫去念经祈福了,气氛吓死人了!”
经过近一个月的相处,心地善良、没什么心眼的小沙弥早已把这位温柔娴静、偶尔还会给他块好吃糕点的“白姐姐”当成了自己人,有什么寺里的“大事”都忍不住跑来跟她嘀咕几句。
白蓉儿看着慧明真切担忧的样子,伸手轻轻摸了摸他的光头,安慰道,“小师傅别怕,太后娘娘洪福齐天,又有御医诊治,定会无恙的。我们安心为娘娘祈福便是。”
慧明点点头,小眉头还是紧紧皱着,像个小苦瓜。
“希望如此吧……唉,太后娘娘人挺好的,上次还让嬷嬷给我们赏了甜甜的斋糕……”
他嘟囔着,但手脚麻利地去取来了两个旧蒲团和一个小木鱼。
后院靠近斋寺的一处僻静角落,立着一尊半人高的石雕佛像,面容慈悲,俯瞰众生。
此处树木掩映,既能感受到斋寺方向的动静,又不至于太过显眼。
寺内偶尔也会有僧侣在此静坐焚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