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几日,胡老二驾着骡车带着大伯娘、大舅娘、二舅娘也进城了。
原因是进城送妾的胡家村人一回村,马上奔走相告禾娘怀了孩子,只等过两个多月就能传出分娩的喜讯来。
胡家村的男女老少尝到了种生姜赚银子的甜头,听说禾娘怀上孩子了,心里顿时觉得吃了定心丸。
大朱氏听到喜讯,高兴坏了。她抱着胡文彬“咚咚咚”的就往村尾赶,还没进院子就扯开嗓门喊道:“二叔!二叔可在家?”
天气变冷了,四蛋也不赶羊群上山了。每天守在牲口院里喂养饲料,收拾牲口圈。
胡老二正提了一篮鸡蛋出来,听到大嫂的声音,赶紧回道:“大嫂,我在家!有事你说事儿!”
“二叔啊!我得告诉你一个大喜事,禾儿怀上孩子了,快要生了!”说完大朱氏咧嘴大笑起来。“哎哟喂,我担心了几年,这下好了,从今日起,夜间我也能睡个好觉了!”
胡文彬在大朱氏的怀里被大笑声吓得一哆嗦。
他瞪大眼睛一脸懵圈的盯着阿奶,阿奶从没笑得这么可怕过。
大朱氏赶紧轻拍着孙子的后背道:“彬儿别怕,别怕!”
胡老二听大嫂是为女儿有喜一事而来,瓮声瓮气的道:“大嫂,轩儿早就来家里报过喜了,泥坯院里的那只大公鸡就是轩儿送来的!”
大朱氏……
哎哟哟,这个小叔子!原来他早就得知喜讯了!怪不得他家的报晓鸡叫得那么底气十足!
她狠狠的朝胡老二翻了个白眼道:“二叔啊!大嫂得数落你几句了!既然你早就知晓禾儿有喜了,你怎的连我这个大伯娘都瞒着了?二叔啊,你是吃了蚌壳成精的么?嘴巴怎的那般紧?”
大朱氏抱着孙子转身,气咻咻的大步回到家中坐在堂屋里生闷气。好你个二叔,这是不把她们大房当一家人啊!
胡文彬瞧着阿奶好奇了,刚才她还大笑,转眼又变了。
胡老二寻思着大嫂这是见怪了,他去膳房捡了十个鸡蛋放小篮子里,提了就去大哥家。
大朱氏见了胡老二,轻轻哼了声,也不搭话,嘴里在无声的骂骂咧咧!
胡老二把鸡蛋送进膳房,提着空篮子出来道:“大嫂,鸡蛋给铃儿和彬儿吃!”
胡文彬的眼睛亮了,拍着小手道:“阿奶,吃鸡蛋!吃鸡蛋!”
大朱氏没理会胡老二,哄着怀里的胡文彬道:“好好,晚上给我的大孙子蒸鸡蛋羹!”
回到家的胡老二,觉得村里知晓了女儿有喜了,两个舅娘还不知晓呢!舅娘也为女儿担心了几年,他还是做一回嘴碎的妇人,把喜讯也告诉舅娘去!
胡老二将两篮鸡蛋提进骡车里,去了镇上后先送去邹记酒楼,再去了四海的杂货铺。
开了快一年的杂货铺,四海现在开铺子已经十分老道了。家里腌制的酸菜,晒的梅干菜都摆在铺子里卖,镇上的人都喜欢农家风味。
家里的几个哥哥和嫂子在种田种地之余,都勤种菜,收成比往年好了不少。
二舅娘见到胡老二,听他说了喜讯后,高兴得嘴巴都合不拢了。
去年镇上的风言风语都在传,外甥女没有怀上孩子是外甥女婿的原因,看看,这不就是那些嘴碎的妇人吃饱了撑的没事干么?
二舅娘当即和胡老二约好,她和大嫂一起去外甥女家里瞧瞧她……
石稳婆这天又来府中,先替禾娘按摩了一下腰身,再摸摸孩子的胎位后很满意,温和的道:“二奶奶,你的月份大了,身子重,但你得多走动。不要惫懒,这样生的时候才快!”
禾娘就喜欢听石稳婆说话,只要生得快,她就能早些把孩子抱在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