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
户部尚书王安石,带着最新统计出来的这次粮食丰收具体数据,来到了宣政殿,呈给了李牧辰。
“臣王安石,参见陛下。”
“王爱卿免礼。”
“谢陛下。”
王安石站起来后,把怀中的册子掏了出来,双手捧过头顶。
“陛下,这是户部最新统计出来,本季度粮食收成的全部账目。”
“请陛下过目。”
李牧辰这两天,心里最惦记的就是这份收成账目了。
“快!呈上来给朕。”
“是。”
王安石双手递上账目册子,放在了李牧辰的大书桌上。
“陛下,请过目。”
“好,朕先看一下,这个季度的丰收实情到底如何?”
李牧辰迫不及待拿起账目册子,打开一目十行看了起来。
越看下去,李牧辰脸上的神情越激动。
直到看完了册子上所有的账目,李牧辰放下册子,肩膀松了下来。
“这次的粮食总收成,非常好!”
“比我们一开始预估的结果,还要更好。”
“陛下此言正是。”
“这一次收上来的粮食,比我们之前预估的多出了将近一倍。”
“再加上果园那边的收成,我们又和北济国大皇子名下的商号合作了。”
“不仅能有多余的水果,可以供给咱们国内百姓,还从北济国那边换回来不少物资。”
“这次换的物资,很多都是咱们大昭国没有,南蛮这边也没有条件生产的东西。”
“如今已经是秋天了,按照我们这边的气候,还可以再种一轮水稻。”
“但是冬天快来了,这还是我们大溏国第一次过冬。”
“虽然这边的冬天,不似北方那样寒冷。”
“但我们国内的百姓人口激增,无论是粮食,还是其他的过冬储备,我们都还没有准备齐全。”
“而且还有一点,陛下可能给忘了。”
“城东那边的茅草屋,本就用不了多久。”
“现在一个季度已经过去了,城东那边百姓住的很多茅草屋,已经开始陆陆续续出现损坏的现象。”
“只是损坏的程度,各不相同罢了。”
“如今只是初秋,还没到晚秋,天气也还未变寒冷。”
“哪怕城北几万间茅草屋,已经出现了损坏的迹象,目前也还可以让百姓将就住着。”
“但是等天气慢慢转凉,到时可就不是如今这等情况了。”
“再继续住着破败的茅草屋,近七万的大溏百姓,该如何渡过冬天?”
“这一点,陛下可曾考虑过?”
王安石的一番话,让李牧辰彻底惊醒!
糟糕!!
他怎么就给忘记了这事?
城东那边的茅草屋,只能用三个月,这个情况他一开始就知道了。
只不过最近太忙了,他完全把这件事情忘在脑后了。
看来,城东七万百姓的居住问题,他又得重新考虑了。
他的积分目前还勉强充足,再继续重新建一批茅草屋,不是什么大的问题。
但是李牧辰也在思考一件事情。
哪怕他再用积分商城,重新在城东新建一批茅草屋,也还是治标不治本。
等三个月过去后,那茅草屋照样会继续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