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陈一听这话,眼睛亮了:“真的?那太好了!我这就回去跟农庄的人说!”说完又匆匆跑了出去,布包在手里晃悠着,差点摔了个趔趄。
看着他的背影,车间里的工人们都笑了。张师傅叹道:“还是您回来好,要是换了别人,谁会管咱们种麦子的事。”
朱昭熙没接话,而是走到车间角落的休息区坐下,暗暗的把这样的吐槽记在了心里,毕竟现在李怡还在旁边呢,现在这些事情,李怡处理才是合理的。
这里摆着两张长凳,一张木桌,桌上放着几本翻得卷边的技术手册。她拿起一本翻了翻,里面夹着不少工人写的笔记,有的用铅笔标注着“这里没看懂”,有的用红笔改着参数——这些都是最真实的需求,比任何报告都鲜活。
“你们平时遇到技术问题,除了问技师,还能问谁?”朱昭熙指着手册上的笔记问。
“能问的人不多。”旁边的年轻工人小李挠挠头,“有时候技师不在,我们就自己琢磨,琢磨不出来就只能停工。上次有台机器的齿轮坏了,我们拆了半天,还是不知道怎么装回去,最后等了三天,技师才从外地赶回来。”
“那咱们就建个技术互助组。”朱昭熙合上手册,“把车间里技术好的人挑出来,每天下班留一个小时,给大家讲技术。谁要是遇到问题,随时能找到人问。另外,你们跟农学院也联系联系,让他们派学生来实习,学生能学东西,你们也能多些人手。”
张师傅眼睛一亮:“这主意好!我们早就想这么干了,就是没人牵头。要是您能帮着联系农学院,那真是太好了。”
“不用我联系,你们自己去就行。”朱昭熙笑了,“农学院的赵教授跟我提过,说学生们缺实践机会,你们主动找上门,他们高兴还来不及。不过有个条件——得给学生们安排住的地方,管顿饭,不能让他们白干活。”
“这没问题!”几个工人异口同声地说,“咱们宿舍还有空房间,食堂多做份饭也不费劲。”
从拖拉机厂出来,李怡跟在朱昭熙身后:“您这刚回来,就帮着解决了这么多事。其实这些事我都能处理,您应该好好歇歇。”
“歇不住。”朱昭熙沿着路边的树影走,“我在玄中城待久了,天天看报告,离工人和农民太远了。回来听听他们的难处,比看十份报告都有用。对了,托儿所那边怎么样?上次你说有几个孩子老生病。”
“已经好多了。”李怡赶紧说,“我们请了个老中医,每天来给孩子把脉,还在托儿所院子里种了些草药。不过还有个问题——有两个孩子的妈妈是纺织厂的女工,要上夜班,没人接孩子。托儿所的阿姨只能陪着孩子等,有时候要等到半夜。”
朱昭熙停下脚步:“纺织厂的夜班是几点到几点?”
“晚上十点到早上六点。”李怡回答,“女工们下班要走半个多小时才能到托儿所,孩子早上没人送,晚上没人接,只能在托儿所住。”
“那就在纺织厂旁边再建个小托儿所,专门收上夜班女工的孩子。”朱昭熙说,“找两个能住宿舍的阿姨,二十四小时照看。费用从劳动国际的互助基金里出,不用让女工们掏钱。”
“我这就去安排。”李怡掏出本子记下来,“还有件事——医院那边说,最近来看病的老人多了,床位不够。尤其是冬天快到了,老人们容易犯哮喘,病房里连加床都加不下。”
朱昭熙皱了皱眉:“医院的扩建工程不是去年就批了吗?怎么还没完工?”
“说是资金不够。”李怡叹了口气,“去年批了钱,可后来给蜀国农机厂调走了一部分,再加上建材涨价,就拖到现在了。院长天天来催,我也没办法。”
“资金的事我来想办法。”朱昭熙说,“你先让院长把现有病房腾挪一下,把办公室改成临时病房,再从其他医院调些护士过来。我明天去趟银行,看看能不能从互助基金里先拨一笔钱,把扩建工程先开工。”
两人走着走着,就到了纺织厂门口。正好赶上女工们下班,一群穿着工装的女工说说笑笑地走出来,手里提着布包,里面装着给孩子买的零食。见到朱昭熙,她们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打招呼。
“昭熙同志,您可算回来了!”女工王大姐拉着朱昭熙的手,“我家孩子在托儿所可乖了,上次还跟我说,要跟您说谢谢呢。”
“谢我干什么?”朱昭熙笑着问。
“谢谢您建了托儿所啊!”王大姐说,“以前我上班,只能把孩子锁在家里,每次下班回来,孩子都哭得嗓子哑。现在有了托儿所,我上班也踏实了。不过有个事想跟您说说——托儿所的玩具太少了,孩子们天天抢着玩,能不能多买些?”
“能。”朱昭熙点头,“我让李怡明天就去买,买些积木、皮球,再买些图画书。另外,你们要是有时间,也可以去托儿所给孩子们讲故事,孩子们肯定高兴。”
“我们愿意去!”几个女工立刻说,“我们下班早,正好能去陪孩子。”
正说着,一个年轻女工低着头走过来,眼圈红红的。王大姐赶紧拉了拉她:“小吴,怎么了?是不是又跟婆婆吵架了?”
小吴咬着嘴唇,眼泪掉了下来:“她嫌我天天上班,不管孩子。可我不上班,家里就没收入了。昨天她把孩子带走了,说不让我见孩子,除非我辞职。”
周围的女工们都安静下来。朱昭熙走过去,轻轻拍了拍小吴的肩膀:“别着急,咱们一起想办法。你婆婆在哪?我去跟她谈谈。”
小吴抬起头,有些犹豫:“她在城郊的老家,离这儿挺远的。而且她脾气不好,怕她跟您吵架。”
“不怕。”朱昭熙说,“我又不是来跟她吵架的,是来跟她讲道理的。你先去托儿所看看孩子,我下午让李怡开车送我去你老家。”
小吴哽咽着点点头:“谢谢您,昭熙同志。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没事,有我们呢。”朱昭熙帮她擦了擦眼泪,“咱们工人姐妹就是一家人,互相帮忙是应该的。”
喜欢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庙请大家收藏:dududu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庙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