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牛>据说我是早逝白月光[快穿] > 4050(第3页)

4050(第3页)

奉玄微上师崔希夷之命,以“等贵贱、一天下”为纲领的“青衣军”浩浩荡荡入城。屹立二百余年的大楚神都就此易主。

以青衣为标志的义军将士入城后并未扰民,反而第一时间接管城防,肃清纪律,严加惩治一切企图趁混乱践踏法度之人。

惴惴不安的雒阳百姓彻底放下心来,他们欢喜不已:“原来传言没有骗人……归一道青衣军是不一样的,玄微上师来了,咱们是不是都能过上吃饱穿暖的日子?”

“……俺不求吃饱,只求少服些役。阿父已没了性命,阿兄也累垮了身子……”

“还不都是那暴君害的——”

一旦有人开头,其他人的情绪顿时被牵引出来,相熟的百姓源源不断地倒起苦水。话里话外,矛头尽数指向深宫中的天子。

要说从前,身处皇城脚下的百姓相较于偏远地方,日子其实好过不少。自从这位天庆皇帝登基,雒阳百姓的苦日子就来了。

这位昔日籍籍无名、一朝血洗皇室而登基的九皇子,总有层出不穷的想法。百姓们往往连自家的活都来不及活,就必须接受朝廷的强行摊派,替他干活。

今日盖宫室;明日建园林;一时兴起,无数百姓出动,为他搜罗毛色艳丽的雀鸟;一声令下,又将百姓千辛万苦捕获的成果尽数放飞;至于一言不合屠戮大臣,株连无辜、殃及黎民,更不是什么稀罕事……

其即位以来,天下百姓十有五六死于役,能平平安安活到寿终正寝的简直是奇迹。

纵然罪魁祸首是所谓的“上天之子”,又教百姓们如何不怨恨、不恐惧,而甘心赴死?

怒火与愤恨积压到极致之时,所谓“上天之子”,也会被燃烧的“火海”焚作灰烬。

越殊的到来引燃了这片蓄势待发的火海。压抑许久的骂声与欢呼声几乎响彻全城。

大楚皇宫再次被火光点燃。

宫娥、妃嫔、内侍、奴婢已四散而逃。偌大皇宫,此刻仿佛成了惊声尖叫的鬼屋。

只是,迎接他们的并非想象中的奸淫掳掠、肆意屠杀,而是堪称温和的囚禁。

据俘虏他们的将士所言,囚禁只是暂时的。之后每个人都有重获自由的机会,前提是通过甄别,确定此前不曾犯下恶行。

这样的待遇令他们不敢置信。

在宫廷斗争中手染鲜血、罪行累累的妃嫔自是如丧考妣,她们本以为自己将成为新帝的战利品,依旧有望凭美色脱颖而出。

许多人甚至已然开始构思新的宫廷斗争,哪曾想竟迎来最冷酷的审判!

这无疑令人愤怒,不甘、发狂。

她们的走狗鹰犬纷纷心灰意冷。

而平素安分守己的奴婢们却是欢天喜地。

盖因他们不仅能保全性命,还获得了恢复自由身的承诺。依照玄微上师制定的《新律》,良民甚至能领取若干田地与口粮。

昔年走投无路被父母卖入宫城的他们迎来了一条不必卖身为奴、屈膝下跪的活路。

一时间,每个人如坠梦中。

远处尚未消失的兵戈交击之声此刻听来是如此悦耳。从前至高无上的天子,此刻他们却大逆不道地盼他早早被推翻。倘若玄微上师来得再早一些就好了……

看着众人脸上又哭又笑的表情,看押的青衣军军士习以为常的同时,感慨良多。

八年来南征北战,他们已*经见惯了这样的神情变化。青衣军所过之处,老百姓往往都会经历大差不差的心路历程。

别说这些人,他们何尝不是如此?

追随玄微上师的这些年,由幽州军与天下各路起义军组合而成的青衣军上下,同样经历了不可思议的思想转变。

许多从前的泥腿子,如今都是读书识字、思想先进的新时代人才,放在从前实在很难想象。

尽管过于庞大臃肿的队伍拖累了玄微上师思想普及的进度,无论是否理解,玄微上师定下的种种规矩已如原则般深入人心。

他们脚踏实地践行着这份原则。

攻陷雒阳的一战是最好的证明。

从破城而入到控制宫城,没有一处民居遭到破坏,没有一个无辜百姓遭受凌虐。他们的生命与财产都在《新律》保护之下。

常以周一马当先冲向皇帝的寝宫,几乎刮地三尺,都不曾找到天庆皇帝的影踪。

问及天子近臣,宫人争先恐后,纷纷踊跃检举揭发,可天庆皇帝的罪行控诉了一箩筐,却无一人能道出他的去向。

堂堂天子,仿佛突然人间蒸发。

常以周气得一脚踹翻了龙椅。后果则是痛得失去几乎知觉的脚与隐隐抽搐的脸颊。

天庆皇帝已杀尽叔伯、兄弟、子侄,几乎自灭满门。

而他虽残暴却不好色,膝下并无一儿半女。以至于除却外嫁公主之外,皇室成员只剩他一人。谁都知道,逮到这条大鱼定是泼天之功!

大楚皇宫展开一轮大搜查。

越殊从纷乱而有序的人群中穿过,所过之处,每一个见到他的人都不禁以目致敬。

许是直觉指引,许是天命垂青,当他路过一间间金碧辉煌的殿宇,脚下越走越偏,不知何时来到一座荒草丛生、墙垣开裂的小院时,他停了下来。

越殊推开了掉漆的院门。

视线所及,尽是漫天飞舞的灰尘、长及腰高的杂草,还有坐在青石台阶上的身影。

破旧的屋舍前,身披龙袍、头顶帝冕的男子一丝不苟,仿佛依旧端坐于他的御座。

见到踏入院中的青衣道人,神游天外的男子终于清醒过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