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他们的说法,他崔道隐野心勃勃,一边蛊惑皇帝服食丹药,谋害天子,一边宣扬归一道,教出一个全天下最大的造反头子,以致大楚江山分崩离析,简直是千古罪人。
若非清虚道人不久前才知晓崔家顶着他的名头干过什么事,只怕他还一头雾水呢。
听着自家师父哀怨的控诉,越殊默默瞅了清虚道人一眼,难得有几分心虚。
当初金手指盖章的“冤大头”果然不是虚言。被亲爹和弟子联手盖了两顶黑锅——尽管前者是有意而为,后者是全然无意——偏偏两顶黑锅严丝合缝,生生将他一条咸鱼推向处心积虑造反的阴谋家行列。任谁摊上此事,都得写个大大的“惨”字。
思及当初莫名其妙变成义军精神领袖的经历,越殊不免生出些许同病相怜的心思。
只可惜,关于清虚道人的谣言,哪怕越殊出手也很难澄清,反而会让其越传越广。
归根究底,谁教归一观出了一位旷古烁今的“玄微上师”?
北拒突厥,南讨暴楚,起兵八年,几定天下……弟子出众至此,无怪乎天下人对清虚道人的能耐如此高估。
与其相信他是一条靠天选徒弟躺赢的咸鱼,他们宁愿相信他是个不折不扣的阴谋家。
如此一来,又大又圆的黑锅顿时稳稳扣在清虚道人头顶,无论如何都摘不掉。
“……”
清虚道人心情复杂。
迎着自家徒弟无辜的小眼神,他惟有一叹:“小长生,有你真是为师的福气!”
……嗯,既是福气,也是“福气”。
虽则如此,望着眼前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清虚道人心中难免生出日复一日的自豪。
二十多年前的那个夜晚,他岂会想到,他一念之仁救下的孩子将会改变整个天下?
短短八年,以幽、冀二州为根据地,科学之道为工具,革新农具、冶炼精铁、制造火器……最终凭借优越的生产力与更加先进的制度模式一步步蚕食十三州之地。虎视眈眈的草原异族更是被打得找不着北。
王公贵族、豪强地主,尽数落入尘土,压迫百姓的旧有利益集团被打压得分崩离析……一个超乎想象的新社会就此诞生。
越殊的所作所为无疑惊世骇俗。
而反对他的浪潮亦是空前绝后。
不仅敌对者无法接受他的所作所为,就连追随者们也一度无法理解他的所思所想。
王朝交替,千百年来皆是如此。哪有人举兵起义推翻天子,却不肯坐上那张御座?哪有人疯狂到连所有统治阶级都要粉碎?
被扫落尘埃的人几乎发起同归于尽的反扑。偏偏他们的对手却如有神助,一次又一次化险为夷,仿佛连上天都偏袒于他。
“星君下凡”一说顿时甚嚣尘上。
敌人为此而惶恐、愤怒、不安。
追随他的人群却愈发热忱信服。
凭借科技代差形成的实力碾压,超出千年的眼光带来的战略思想差距,滔滔民意汇聚而成的覆舟之水,以及冥冥中的天意垂青,越殊终究是逆着所谓的时代大势,完成了不可思议的创举。
八年过去,随着思想的土壤渐渐成熟,他所散播的种子萌芽生长。纵使不理解他的人依旧极多,但他的同道者也多了起来。
最重要的是,从遍及各州的学堂中,即将走出第一批结业的新式人才。随着大楚王朝这根朽木倒塌,他们将推动新的时代。
天光灿烂而温柔,三月的春风拂过长街,拂过街头的男女老少,拂起一张张脸上的笑容,宛如拂开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
青衣道人漫步从花丛中走过。
……他不敢说自己的所作所为一定是正确的,但至少,这样的世界比从前更好。
这些年来,光幕上每时每刻都在上涨,又被他第一时间献祭,换来命运垂青的[功德]值,已然明白无误地给出了答案。
道人的唇角在春风中微微上扬。
【作者有话说】
没错。主角在封建时代推翻帝制。问就是有挂。不说其他,命运垂青就是最大的金手指。
救济世人获得功德,献祭功德获得命运垂青,继续顺风顺水救济世人,功德蹭蹭上涨……当初构想中的功德无量永动机,这不就实现了?
值得一提的是,一句话简介中的“一念济苍生”,灵感来自图书管理员的诗:
七律重庆谈判
有田有地吾为主,无法无天是为民。
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土不黄金。
炸桥挖路为团结,夺地争城是斗争。
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
“救”与“济”看似差不多,只是个人以为,前者拯救意味更浓,牺牲和奉献意味更明显。所以选择用“济”而不是“救”。
在主角看来,他的所作所为谈不上拯救,最多只能算是“周济”罢了。他是在不牺牲自己的前提下顺手周济世人,达不到拯救的高度。
下一章是天下归一+后世番外。
42神医妖道[番外2]
◎黎民奏凯歌,王侯俱泥沙◎
天庆八年九月,雒阳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