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牛>据说我是早逝白月光[快穿] > 3040(第3页)

3040(第3页)

然而,冬日的第一场雪来得匆匆,簌簌落了三日,医馆的正门也紧紧关闭了三日。

从门前经过的百姓再看不见那熟悉的身影,只能看见积雪寸寸盖过医馆的门槛。

有人灵机一动,自发前来为医馆清扫门前雪,来了却发现自己不是一个人。望着彼此手中的扫帚,他们不约而同地笑起来。

——既然仙师执意不肯收下他们的谢礼,思来想去,大家也唯有如此表达心意。

就这样,一日、两日、三日……众人每日天不亮便来,又蹑手蹑脚地走。遗憾的是,医馆的门始终关闭,不见谁人出入。

三日不闻馆中升起的炊烟,终于有人察觉了不对。

“仙师……当真还在吗?”

仿佛察觉到众人心底的疑惑,北风呼啸而至,推开破旧的院门,为众人揭晓答案。

人去院空,惟余满院积雪。

“仙师这就走了啊……”

不知是谁率先怅然一叹,紧接着,叹息声仿佛也会传染一般接连响起。

一时间,人人皆是怅然。

消息传到方天王耳中,他心情复杂,半是庆幸,半是惆怅。

庆幸的是头顶少了一尊“大佛”,惆怅的却也是少了这尊“大佛”。

“天王,人既然走了,我们要不要……?”

惆怅之际,狗头军师凑了过来。他未尽之言,直指方鼎被越殊说服而成的条条框框,天王军上下都被这份“规矩”所束缚。

方鼎顿时瞪起一双虎目,冷睨宋军师道:“方某人说话一口唾沫一个钉,答应道长的事岂能反悔?你这是教我无颜见人?”

别说玄微道长劝他的话都有理有据,还提了不少收拢民心、发展壮大的可行建议,他是傻了才不听劝。就算他真犯糊涂,莫非不怕将来被“掌心雷”教做人?

人只是走了,又不是死了!

方鼎越想越是笃定,看向宋军师的眼神则愈发不善。这个狗头军师是想坑他不成?

他一路走来,手上人命至少过百,又统领数千兵卒,此时一发作,气势着实渗人。

宋军师差点玩脱,小腿肚子都抖了抖。

他赶紧堆起笑容,解释道:“天王莫怪。玄微道长所言乃是正理,在下岂敢不听?又岂敢教天王背信弃义?”

“……是在下小觑了天王,担心天王一时想岔、心有动摇,故有此问。”

方鼎恍然,果然感觉自己被小看了。他冷哼一声:“敢情你这老小子是在试探本王啊!”

“……”

宋军师垂着脑袋不敢吱声。

他悄悄抬眼瞥了方鼎一眼又倏然收回,懊恼的目光中透着几分幽怨,仿佛在说“天王怎么不按常理出牌?居然有脑子了”。

……照戏文里的发展,难道不该是玄微道长前脚才走,后脚天王就开始犹豫是否守约吗?此时,自然就轮到他这位神机妙算的军师出场,劝服天王了!

谁能想到,仙师一记掌心雷,居然给天王劈出了脑子呢?蹩脚军师简直大受打击。

方天王的决策在越殊意料之中。毕竟,他连张、王两家劣迹斑斑的大户都能容忍,只为践行入城之前的承诺,纵然后来经由越殊提醒而对其心有防备与警惕,也只是派人监视而已。

正因如此,越殊离开时不曾与他说过什么。他赌对方的信义不改,也赌自己的威慑够强。

玄微道长功成身退,方天王信守承诺,辽源百姓的日子自是照旧,不曾起什么变化。

有心人甚至惊讶地发现,辽源城换了个主人,他们的日子却似乎比从前好了不少。

倒不是方天王理政手段高超,抑或是对百姓关照有加。事实上,他除了查抄县衙府库与豪绅之家,以及派遣天王军接管城防之外,什么也没做。县衙俨然成了摆设,全靠百姓自治。

然而,他的“无为而治”带给百姓的观感却胜过昔日辽源县令的“有为而治”。宛如一直被拴着脖子、半死不活的人,突然被松开了脖子上的绳索,拥有了喘气的机会。

有心人不禁生出大逆不道的念头。

……在反贼治下,似乎也不坏?

尽管因为时日尚短,这般感受还不清晰,大部分人只是朦朦胧胧之中有浅浅的意识,却不妨碍他们安心接受现下的生活。

然而平静的日子终究短暂。

半个月后,朝廷的兵马终于到来。

在人数数倍于己、实力远胜于己的官军面前,三千天王军唯有依托城池苦苦支撑。

与此同时,天王军内部也出了问题。

有些人抢了一把已经心满意足,只想离开辽源,不愿与官军死拼,毕竟朝廷势大。纵然守住这一波冲击,未必没有下一波;

有些人却舍不得走,只想守住胜利的果实。他们不愿继续居无定所地四处漂泊。

外有强敌虎视眈眈,内部偏又人心不齐,方天王顿时陷入难以抉择的困境。而不待他作出决断,已经有人帮他做出了选择。

张、王两家再次于关键时刻反水。

作为辽源本地的地头蛇,方鼎自以为的严密监视又如何能彻底禁止他们的小动作?

何况还有被抄家破门的诸多豪绅余孽。他们的家族在本地扎根数十上百年,所掌握的无形资源,平民出身的方鼎岂能想象?

官军本就大占上风,破城只是时间问题,又得了内应相助,胜利的天平立刻倾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