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牛>总是被拆散在新婚夜 > 130140(第9页)

130140(第9页)

王婶是第一个给予颜承继援手的人。她没有死,对于颜承继心里的震动是巨大的。实际上,王婶不仅没有死,还暗中保住了一些人。那些对颜承继施以援手的人有部分也是王婶哥哥暗中派来的,他们摸这条线也已经很久了。

只是王钟以死相逼,让王婶不要再去见颜承继,对王钟而言,妹妹的性命才是最重要的。最后王婶妥协了,只敢在暗中照料颜承继。王钟见妹妹实在割舍不下,也只好暗地里对颜承继施以援手。

直到发现上头也在查颜家两兄弟的事,便偷偷将这些事捅到了林铮面前。也多亏了龙骧卫所的荒败,林铮的年幼,永乐侯并没有过多在意此处,让其成功的接上了头。

在余晋忙碌的时候,林铮也并没有闲着。至此,整件事变得清晰而明了。

为了王婶,颜承继选择站在了林铮的身后。

更重要的是,皇室对于大胤人的态度是斩草除根,而林铮答应他,会保住他的性命。当然,他不管他信不信,只要王婶这些人在林铮的手里,颜承继也决不敢有多余的动作。这是阳谋。为着对永乐侯的仇恨颜承继其实也没必要站在林铮的对立面。抛开了大胤人身份的枷锁,颜承继只感到轻松。

出了地牢,他感到周身通体舒畅,是自由的气息。

永乐侯为什么对颜承继和对颜喻的态度不同呢?这件事要牵扯到大胤的辛秘。

大胤人最初也不过是野蛮之人,茹毛饮血,处于最原始的生态环境,后出现了祭司,又衍生出了皇族,祭司后来又成了所谓的国师,一代代国师地位超凡,却也领着众人走向了繁荣兴盛。

不知道从何时起,国师声称双胎乃不详,需要取其中一人养到双十然后用于祭祀,以求国泰民安。

其间种种颜承继也是听父母简述,只知结果不知因由。父母也是平凡人,自然也会偏心,选择了哥哥颜喻作为祭品,便不敢再对其放一丝一毫的感情,怕失去这个孩子的时候会痛心。只关在偏远的屋子给予其日常嚼用……

虽然作为苟延残喘的大胤人,在未被发现时丰衣足食还是不成问题的,毕竟他们的长相和大沥大余人不无差别,只墨绿的眼瞳,服用特制的药水便能隐去,这也是还能保留些大胤薪火的主要原因。

身为弟弟的颜承继是被宠爱长大的,连同对哥哥的爱一起,是双份的宠爱,他从小甚至以为自己是家中独子,被家人保护的很好,是以从来不知道自己竟然还有个双胞胎哥哥。

明明同为亲子,差距如同天上地下,怎么能不让身为哥哥的颜喻心生恨意,从未相处过,更谈不上骨肉亲情。明明都是亲子,为何他是被舍弃的那个?!

不知道怎么的,颜喻竟然投靠上了永乐侯,又因为幼时的经历,永乐侯也是曾经被舍弃的那一个,只是他弄死了父母,将双胞胎兄弟送去祭祀,便好好的活了下来。所以永乐侯对颜喻颇为信任,甚至找人教他读书识字,教他武艺谋略。

于是颜喻也效仿永乐侯,弄死了他的父母。只是因为恨意仍不消减,便留下了颜承继的性命,好生磋磨,只待腻味后再将这个所谓的弟弟拿去祭祀。颜承继得以存活,却是苟延残喘。朝夕间乾坤颠倒,震碎了他的三观。他甚至不能亲自为父母收尸,听颜喻说是被他一把火给烧了,扬到了江河里。

颜承继直欲作呕,痛哭流涕,莫奈何。

明明是封建陋习,却被大胤人一代代奉为圭臬,也是可笑。

林铮对此不置可否,旁人的悲恸引不起他的共情。只再次感叹,幸好大胤早已被推翻,至少现在身处的大沥人对比起来已经算是作风和善,民风朴实的了。

林铮将颜承继安置好,便找了大夫替他疗伤,又将王婶叫来,让他们团聚,后面的琐事,自有余晋帮他打理。身后的热闹不属于他,他淡漠的回到了卧室休憩。

后,颜承继在王婶的照料下,身体渐渐好转,死心塌地的跟着他,成为了他的左膀右臂,此事暂且不提。

有了颜承继的协助,永乐侯手里的这条情报线被悄无声息的易了主。明面上还是永乐侯的情报线,实际上重要的位置都换上了皇帝的人马。那易容成颜喻的暗卫也终于功成身退,由颜承继顶上这个位置。竟然无一人察觉上位易了主。究其缘由,除了上层人员,底下的人全部是单线联系,大多数根本不知道自己是为何人效命。

上层的人慢慢被除掉,换人顶上,水磨的功夫,隐患全消。可见颜承继为了逃跑下的功夫何其深。他也偷偷的在习武。好在他颇有武学天赋,后来居上也还来的及,再加上他又有毅力。是林铮麾下极其重要的一枚棋子。再与皇帝的情报网强强结合,一时间挖出了不少永乐侯的人马。

林铮这方捷报连连,永乐侯将心神放在大余那边,竟然毫无察觉。还以为大沥尽在掌握之中。仍待一月之期。

而林铮手里册子上撰写的人名日渐加厚。只等帝王羽翼丰盛后将永乐侯一系人逐步蚕食,连根拔起。

永乐侯的事已经不再是迫在眉睫。此时,他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做完了这些,他便可以初登朝堂,展露自己狰狞的一面显在人前了。

他始终没有忘记,龙骧卫建立的初衷,是为了做君王手中的刀。

他不在意权柄,但享受登高的过程。这是他在现代从未拥有过的成就感和野心。和当绝世高手的感觉……是全然不同的,血液沸腾的体验。

第140章第一百四十章老兵(捉虫)三足……

“您要招募那些退役的老兵?”打开林大人最新的奏折,余晋整个人像是被踩了尾巴似的一个哆嗦,“大人!此事万万不可!”

余晋知道,因为常年和大余较劲,每年退役下来的老兵因国库并不充裕而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抚恤,再加上永乐侯手下人的剥削,真正到那些老兵手上的养老银子少之又少。根本没有安享晚年之说。更有甚者,在战场上身残的那些人,回家后因无法从事生产,甚至只能去旁人商铺等地方捣乱。

这些人怎么想的呢?在战场上保卫了这个国家,却老无所依,受的那些伤是为这些百姓受的,向你要些钱财是理所应当,谁叫你们那么富裕,还不是因为我们保护了你们?

他们不是不知道这些是歪理,最开始的惭愧,到了后来因为身体的疼痛,为了活下去,一步步变得毫无愧疚之心,这些冲天的怨气,让他们做下很多不仁不义之事。最开始大多数人还是怜悯包容他们,也时常接济。直到发现他们理所应当还得寸进尺的嘴脸时。

他们做过的那些事才变成一个个卷宗呈现在林铮书房的案几上。

被林铮看到的这些,只是万

分之一的事件。这些原本保家卫国的人,因为得不到好的赡养,有良知者饱受饥寒交迫的死去,丧失了良知的人则变成了地痞毒瘤,不知凡几。

其实今上也尝试过帮助这些人,可永乐侯独大,他巴不得这大沥的百姓变得水深火热又怎么肯真的为这些人去做些实事?

永乐侯只想摧毁这两个国家,然后在废墟上重建大胤。

林铮对这些暂时不知情。他将目光放在老兵上,一则是因为他当过兵,原主也曾经呆过军营,他知道退役后很多老兵的身不由己,和艰难困苦。二则,他缺人,很缺。既然缺,那就想办法弄一批人回来。

不管是大沥还是大余,实际上都不富裕。也许是因为他们是奴隶出生。没有底蕴,也……鲜有能人。他们建立起的国家,实际上除了最初的热血冲动上下一心,后面的治国……不提也罢。

端看永乐侯的猖狂,便可窥见一二。一国之君竟然对着永乐侯也得低头。还是必须保持微笑的低头。

林铮的提议对于那些有良知的老兵来说,是生的希望。可余晋还是咬牙想要阻止。今上给了林大人极大的自由,可这些自由不包括军权。贸然触碰,他怕林大人会死。死于帝王猜忌。

这一刻,余晋的内心是滚烫的,他突然觉得林大人有颗赤子之心,可是他必须守护这份纯粹,就算今上对付不了永乐侯,对付林大人,还是绰绰有余的。就算再想为老兵张目,也绝不能碰,这是大忌。出了个永乐侯,绝不能再出一个震主之人。

“呵……”林铮看着急切跪下想要劝导他的余晋,笨口拙舌抓耳挠腮的模样着实滑稽,还有些……可爱?

“都什么时候了,您还笑……您若执意如此,我劝不动您,我就……”

“你就怎么样?”

“我就上报给昭妃娘娘,让她来劝您。”林铮注意到,余晋此时说的不是主上,而是昭妃娘娘。他怔了一下。心里将余晋划为了“自己人”,他能看的出,这人是真的在担心他。也不再想着逗他一逗。

“余晋,你有些急躁了……你先想想我是何身份。”林铮说完便继续看案几上的卷宗,想着也许能再找到些趁手的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