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紧些,就该换个新的了。”澜阙扬唇,半遮半掩的视线看向她手心。
昭韵宜把那茶杯放了回去,按在衣袖边缘的细指紧紧攥起,垂低的视线,落在窗外那片宽叶遮蔽的树影。
正午的暖风刮过,带不走四周萦绕的那份涩意。
“今日前来,我尚未用午膳,昭仪娘娘应该不会介意多留我几刻吧。”
澜嫔轻巧的声音再度落在耳畔,对着她明媚的一张脸,昭韵宜也笑了。
应了句“自然不会。”
——
暮色方临,每至此时,陛下皆会前往揽阙宫,数月之久的惯例,今日亦然。
从外面逛了圈,昭韵宜方踏步进殿,就感到了前方那道紧攫来的目光。
待撩开珠帘,帝王斜倚一方罗汉榻,正低头翻看着手里的奏本,听到嗒嗒碰撞的声响才抬眸望过来,倒似乎是她的错觉。
“太医说朕这病应当多加休息。”
“陛下不是装的。”
“朕若不装得像一点他们又怎么会信。”
陛下染病的诊断一出,各式各样的灵汤妙药便立即源源不断冒了出来,区区一个上午,煮汤的炉子沸腾的都要冒了烟。
“……”
凌郁身边还空着半面位子,除了外面的桌椅,这处宫殿内能坐的便只有这方罗汉榻了。
“虽不知道你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可是韵宜,我且问你一句,无关什么其他的,那日如果没出意外,你当真会按照当初那计划离开皇宫?”
正午时分,澜嫔离开前留下的那句话语在心间一闪而过,昭韵宜默在原地,顿了片刻,慢慢走过去,在帝王身边坐下。
面前放着各种各样的布匹,整齐摆在那里。
一靠过来,她就见身旁的人瞬间坐起了身,兴奋地拉过她的手,余光扫过那些布料,问:“阿韵看看可有喜欢的。”
昭韵宜一一看过去,它们样式各有不同,颜色却皆以红色为主,她心下稍定,隐隐猜出这些布匹是为何用。
外面一阵窸窣,昭韵宜抬眸,一小太监躬着身子入殿,低声道:“启禀陛下,刚刚传来消息,李公子和裴大人已经离京了。”
“下去吧。”
她听见帝王如是道。
第73章剖心她心里有他
凤冠金丝为骨,珠玉镶嵌,周边悬以鎏金细串勾勒,展翅的凤凰羽翼流光溢彩,在红木双屉都承盘内静静陈列着,旁边并放着个四四方方的玄盒。
即便就在眼前,下人们自始自终老老实实垂着头,未曾有多看一眼。
“宋小将军已奉陛下旨意带人寻去了边山村。”
边山村几十年前便因敌国伐城荒废,其地势险峻,四周群山环绕,高林密屿,层出不穷。
太监禀完,即刻退了出去。
阳光铺列,满室静谧。
未寝之时,帝王并未留宿揽阙宫,而是同几日前般便离了去。
虽是如此,然而有关凤印和凤冠的事还是散了出去,皇宫上下议论纷纷。
陛下偏宠于昭仪娘娘,近日来诸事频发亦未撼动其地位偏分,这是整个皇宫上下莫不为公认的事实,陛下所行之意显然,凤仪宫的宝座终究还是要落得那揽阙宫的手内。
诸臣在前尚且如此,她们想要阻止,不过有心而无力。
两日转瞬而逝,不过片刻的时间内,陛下似乎病得更重了些,时不时便有宫人听见养心殿中传出的咳嗽声。
几息间,风声散的遍地都是。
“娘娘可要过去看看?”素玉挨在昭韵宜身旁,半晌小心地问。
她们此刻站着的地方,再走一段路便是陛下所在的养心殿了。
昭韵宜视线低垂,一时未作声。
前日见到时,那人好像的确咳嗽了阵,近日夜间愈发寒凉,若不甚吹了风,染上风寒也是极有可能的。
她心里默默地想,方要启唇,一道惊呼骤然插进来,把她未说出的话打断。
“淑妃,不可能!陛下怎会宠幸淑妃娘娘。”
两人循着声音望去,三个宫女正躲在树荫下乘凉,显然没注意到身后来了人。
“我亲眼所见还能有假,昨日我和小翠换值,正好瞧见那位淑妃提着食盒来了养心殿,和门前小太监说了没几句,等那太监从殿内再出来,可不就把淑妃娘娘给请进去。”
“真的进去了。”
“那是自然,请淑妃入内,必然为陛下的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