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牛>娘娘冠宠六宫 > 6070(第2页)

6070(第2页)

欠身行了个礼,苏念蓉坐到苏太后身旁,如往常般给苏太后捏着肩膀,余光瞧见方嬷嬷指派宫女抬出殿外的东西。

上面虽蒙了层布料,也不妨碍苏念蓉猜出来,柳东盛产枇杷,她想都不用想就知道那位二叔究竟送了什么进宫,皇宫什么金贵的物件没有,一筐枇杷,未免太过寒酸小气。

坐在苏太后身边,望着自己拿来的东西,苏念蓉柔声细语开了口:“……这些是蓉儿最近抄的经文,本来打算在生辰宴当日一起送给姑母的,哪知中间出了些差错,现在才拿过来,希望姑母不要怪罪。”

自‘私通’揭发之事告败后,苏念蓉惴惴不安许久,好长一段日子没敢出现在苏太后眼前,怕苏太后拿她行事急躁不顾后果训她。

听闻苏太后病后,虽日日让宫女代为问安,也没敢有一日亲自过来。

姑母还是疼她的,在两个贴身宫女安慰下,苏念蓉认真思虑了会儿,日以继夜抄了五日经文,带着它们来了慈宁宫。

她的一番心意,姑母应当不会接纳。

就听苏太后道:“你有心了。”

老人眉眼说不出的疲惫,苏念蓉看在眼内,心有疑惑,喃喃出声问:“姑母您这是怎么了,蓉儿愿为姑母排忧解难。”

关切的声音响在耳边,苏太后欣慰地拍了拍苏念蓉的手,一时未有言语。

突如其来的风波令苏家上下措手不及,心生恐惧。

苏家日渐衰退早就不复曾经的辉煌,若非和旧友齐心互相扶持,苏家眼下的情况只会比如今更糟。

谁能保证永远都不犯错,在那件事上他们苏家也不过只是犯了个人人都会犯的小错罢了,罪不至死,却难逃被扯入这场风波。

苏太后深知,自己如今虽高坐慈宁宫,贵为一朝太后,可早早就已快被架空了权利,对朝堂上的事亦是有心而无力。

朝势跌宕,新帝登基,苏家势力大不如从前,坐等空山,再如此下去,再多的荣华富贵也终将消耗殆尽。

作为苏家长女,她不能眼睁睁看着苏家就此没落,自是知道现在的苏家最需要什么,正是因此,才会在新帝初登大宝之际费劲心思地把苏念蓉塞进皇宫。

她们苏家终归需要一个皇子,这个皇子会在日后苏家面临危难时,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皇嗣在历朝历代中本就极为重要,陛下登基三载,现如今宫中仍未有所出,只要他们有了皇嗣,便拥有了皇恩。

第一个孩子,意义总归来讲是不一样的,虎毒尚且不食子,日后若出了什么事,陛下定然不会赶尽杀绝。

君王的态度可以决定一切。

若苏家能有一个得力之人伴在陛下身旁,说上几句话,官运,权势,所有事情都会简单许多。

然而事实如今就摆在眼前,这么久过去,他们还是一无所获,果真,还是不能把希望全部放在一个人身上。

看着苏念蓉澄澈的双眼,苏太后心底沉沉叹了口气,她虽然疼爱这个侄女,可她终归为苏家女。

苏念蓉还未来得及想姑母为何会露出这样惋惜的神情,就听她问:“派人送过信了吗?”

方嬷嬷上前半步:“回娘娘,半个时辰前就从御书房回来了。”

御书房几个大字清晰落在苏念蓉耳内,她听苏太后继续开了口。

最后说道:“哀家久病未愈,正缺一人陪在身边细心照料,宫里的下人们大多愚笨……”

苏念蓉似乎明白了什么,眼睛瞬间亮起来,想也不想道:“姑母若是不嫌,便让蓉儿留在慈宁宫尽尽孝心吧!”

巨大的喜悦似泉水般倾涌瞬间将苏念蓉淹没,她整个人沉浸很快就能见到陛下,日后能够与陛下朝夕相处的欣喜内,自然也没看见苏太后说这番话时眼底的抉择。

御书房,自太医院回来的全德福一字不落地向帝王禀报了刚刚从那里得到的答复。

万幸娘娘昨夜的情况暂时没什么大碍,陈正守说他定会在太医院潜心钻研,想出更稳妥的办法。

帝王一言未发,摆手命他退下,全德福低着头出去了,在御前身边伺候这么久,他大概能猜出几分帝王的担忧。

那香,毕竟总不能燃一辈子,就算没什么,这样一直继续下去,也难免娘娘日后不会起疑。

第62章药香殿内一片昏暗,空气旖旎。

严肃的气息丝丝缕缕浸透弥漫,如同春天漫天飞扬的柳絮迅速传播辗转于后宫,明明正值夏末,酷暑早早就随清风散了去,华殿阴凉,可坐在其中,妃子们只觉焦躁难安。

在这制度森严的皇宫内,她们所能仰仗的不仅仅只有君王的荣宠,母族的昌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她们在宫中的地位,两者之间相铺相成,千丝万缕磨灭不断。

入宫至今,她们未有一人曾承蒙君恩雨露,心中原就忐忑难安,外面事情闹起来,或多或少传进耳里,她们又怎会不因此担忧。

几乎没有人不观察在意朝中的风向。

而在这样萧索低沉的氛围之下,好似唯有昭仪娘娘恩泽不断的揽阙宫成为了这金尊玉贵之地内独一无二的净土。

所有的喧嚣,争吵皆被驱逐斩断于那面四四方方巍峨高耸的宫墙。

殿门大开,雕梁画栋的檐柱在地面投下不浅不淡的影。

勾有绒花的裙摆晃漾鱼贯而入,不一会儿,殿内便已摆满琳琅满目的玉器珍玩,连同数不清的玲珑摆件,雕刻精美,栩栩如生。

这些都是晏府刚刚遣人送进皇宫为报昭仪娘娘恩情的。

“娘娘请看。”素玉递上和那些宝贝一起送进宫的,却截然不同一样东西。

那位晏家小姐给她们娘娘送了一封信。

晏家下人离开时特为请求让他们一定要交到昭仪娘娘手里。

晏家兄妹离开后的夜里,昭韵宜便从听凌郁那里听说了很多有关晏府的事。

也是那是昭韵宜才知道,原来晏婳自小就生过一场大病,因为那场病烧坏了脑子,即便晏府前前后后请了许多当地有名的郎中甚至重金寻得江湖游医来瞧,都一直没能将这个女儿的病治好。

随晏婳逐渐长大,好在晏家发现这个小女儿除了反应慢了些平日门了些,先生教的东西,多多少少也能听进去,学了琴棋书画,虽不精通,对晏府众人来讲也是一个安慰。

出了上回那样的差乱,最近一段时日,他们应是不敢再随意让她往外面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