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玉也瞧见了。”见情况不妙,素玉立即搭腔。
那大臣腰间好像是挂了个木牌,昭韵宜隐约记得,应了声,此事算是揭过去。
两人心中皆是松了口气,宫女端来太医院熬好的药汤,请昭仪娘娘服用。
昭韵宜视线垂在那碗黑漆漆的药汤上,心里疑惑,竟这么快就又要服用。
第34章自愿字字句句,含了深究之意
上次是什么时候喝的药,昭韵宜有些记不太清,问过素玉,得知竟是在七日前。
昭韵宜恍惚了下已经过去这么久。
如今这药汤用的不勤勉,加之苦味减淡,昭韵宜没说什么,很快就喝了下去。
***
离瞳发现自家主子从皇宫回来后状态就不大对劲,虽同以往喜怒不露于形,可每日却总有那么几刻枯坐发呆。
对着书案的冷茶出神,好似心底藏着什么大事。
现如今裴庭仍然居住在清心院,从前他与昭韵宜分房的时候便住在东厢房。
两间房屋相对而立建造,依着的乃从前那份互不干涉的心思,同在一个屋檐下,若非特意出现,连面都见不多得。
最近跟在裴庭后面,不知怎么,离瞳发现公子似乎要走的是去往夫人院子的路。
然而,每当这么想时,他又会觉得是自己的错觉。
因裴庭没有一次踏进过那里。
东厢房到清心院院门口有两条路,除了一条直通的小路外,还有一条较为长些。
不同之处在于,走这条路时便会路过夫人曾经住那院子。
虽然也能走,可较他们原先走那条来讲就会麻烦许多。
加之道路两旁又长了成片茂密的金丝竹,整片阴影投射下来,自发遮住滚目烈阳,若不注意,恐会刮碰擦伤。
从前这条路只有夫人会走,现在荒废下来。
见公子重新走那条路,翌日一早,下人们就要去修缮,手提剪钳桶具到达,刚修剪几支,就让正好回来的裴庭撞了个正着,开口制止。
下人们互相看看,见公子的身影隐没在丝竹间,阴影笼罩,突然般醍醐灌顶。
想定是因为白日阳光太烈,公子才会避而选之这条有枝叶遮挡的路,他们若剪了去,岂不是弄巧成拙。
还好,他们还没有剪掉太多。
吴氏听说时,正倦怏怏歪靠在椅子上,看了一晚上的账本,脑袋突突地疼,杨嬷嬷添来杯凉茶,拿过一旁搁置的蒲团,为她扇风。
裴府不比以往,凌冰的使用量大大消减,只能紧着供主院使用,可即便如此,每人也分不得多少去,聊胜于无。
放在以往,吴氏怎么都不可能叫自己吃这番苦头,可如今不同,杨嬷嬷只好缓声劝着让她忍耐些。
丫鬟呈报过后,吴氏掀起眼皮,摆手命人退下,屋子内人少些,便能凉快许多。
“杨嬷嬷,你说庭儿这是什么意思?”吴氏暗自思忖了阵。
那条路从前是谁走的她们都清楚。
当初裴庭要分房住,东厢房距离遥远,吴氏便知道自己这个儿子也对那昭氏心生不喜。
且不说原就隔着薛姨娘这层隔阂在,她本就对昭韵宜不喜,再加上后来又发生落水事事,她更是厌恶至极。
东厢房突然收拾出来,用具样样不全,房内有些置办的东西还是她派杨嬷嬷差人送去的。
杨嬷嬷当时回来还多提了嘴,有关于那两条路。
吴氏当时还暗自窃喜,如此一来,她的儿子自不会与那昭氏有多亲近,若是日后休妻再娶,亦不会有多大阻碍。
那路走得好好的,怎么突然就要换一条。
“夫人还在想公子的事?”
吴兰嵋皱眉点头,睁开眼,杨嬷嬷扶她坐起来,想了许久,听下人提起那片金丝竹时,才稍稍安心。
现在小路两旁有那些竹叶在,倒能遮挡住那道院门,不凑近,也注意不到。
“夫人用不着这样担心,依老奴看,公子就是换条阴凉路走罢了,要真在意,当初不早闹起来追过去,咱们府内也不会如现在这样安稳。”
说的也是,她自己的孩子,心中到底怎样想的,她这个做母亲的还不了解,想是因着最近看的账太多,身子过于疲惫,一时糊涂。
“把那些账本搬下去,算了,搬回来。”
吴氏揉揉脑袋,做起身,她今日多看一些,明日早点清闲。
“是。”
杨嬷嬷重新拿起扇子,为吴氏翻开账本,伺候在身边。
……
瑶光宫内,宫人低头进进出出,走动的影子恍恍惚惚覆盖过地面,昭韵宜把她们秩序井然的模样瞧在眼内。
半炷香后,罗轻黛姗姗来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