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岁柏笑着应了,和姜诺一同走出去。
女史看着她们二人的背影,松了口气。
方才,姜诺身边的六时姑娘,给了她二百两银子,再加上齐公子的二百两,整整四百两银子到位,建塔的银子已经筹齐,心里有了底儿,旁的事儿倒没那么急了。
她转身想要回房,一眼瞧见房后头的角落里露出一截影影绰绰的蓝布衣裳,女史皱皱眉,悄没声息的走过去,登时惊道:“赵妈妈?!我还以为是谁在这儿鬼鬼祟祟,竟是你来了?你在此处有何贵干呐?”
“没……”赵妈妈眼神躲避:“我来此地锄草,若是冲撞了贵人,我这就到后头去……”
“行了行了。”女史拉住她:“贵人早就走了,你且随意吧,只是别这么偷偷摸摸的,倒吓了我一跳……”
女史嘀嘀咕咕走了,赵妈妈自嘲的摇摇头,转身也要离去。
忽听身后响起一道稚嫩的声音道:“赵妈妈,你瞒得住女史,却瞒不了我,好几次了,你都会躲在这儿偷看我们。”
赵妈妈回头,发现竟是小燕。
她顿了顿笑着解释道:“那定是小燕姑娘看错了,我本就在善堂帮忙,来来往往也是正常,怎会说成是偷看呢?”
小燕意味深长道:“我还发现赵妈妈,只会在大姐姐来时才偷着瞧。”
不止偷看,她还看到大姐姐生辰那日,赵妈妈自个儿躲在竹林后头哭了。
赵妈妈脸色一白,沉默了。
小燕很乖的走过去,蹭到赵妈妈身边,小小的脸蛋一本正经:“赵妈妈,你有何心事,都可告诉我。”
赵妈妈怔了怔。
小姑娘忽闪着澄澈无辜的大眼睛,语气糯糯,让她想起姜诺幼年时。
这些年,也苦了她一人勉强支撑。
赵妈妈移开目光,强笑道:“你个孩子懂得什么?我先要回后头锄草去了,你也回去吧。”
*
齐岁柏和姜诺一同走向马车。
山色清幽浩渺,染上夕阳余晖,两人沿着山中小路并肩走,姜诺道:“公子是要去城中?”
“我这几日住在伯父家中。”齐岁柏笑道:“姑娘也是要去城里吧?”
姜诺轻轻颔首。
齐岁柏抿抿唇,克制住过问她家世的心思。
若是去找善堂的女史,想必也能问清楚。
只是……他想再等等,等到二人顺其自然,都更为了解彼此的时候。
姜诺抬眸,金色余晖温柔的洒落,如同薄纱般轻柔的笼罩在山色之上,她笑道:“今日的晚霞很美。”
齐岁柏看向姜诺,柔和的光芒洒在她长睫上,更显得温柔恬静。
他微微含笑:“是,让人难以忘怀。”
两人并肩走了片刻,齐岁柏又道:“姑娘平日也会留意晚霞吗?”
姜诺目光带笑,落在远处被金色飞云渐渐遮蔽的落日上:“我左右无事,旁人觉得无趣之事,我却总忍不住多留意几分。”
齐岁柏笑道:“依我看,姑娘才是真的通透之人,晚霞怎会无趣呢,若没有晚霞,怎会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名句?”
姜诺摇头:“可惜我却做不出诗。”
落日在天际渐渐隐去,一两声鸟鸣啾啾入耳,齐岁柏垂眸望着姜诺,温声道:“就算做不出诗,也定然有别的快意。”
“若姑娘喜欢,改日有了空闲,我们不若去九溪看场晚霞。”齐岁柏忽然想到一事,忙补了一句道:“如今是春夏之际,就算看了晚霞,天色一时半刻,也断然不会黑沉的……”
姜诺轻轻笑了。
九溪晚霞,京都八景之一。
她也曾央了李檄,出宫带她去看的。
除了九溪晚霞,还有春日小巷,盛夏荷池……
说来可笑,她曾在脑子里,一遍一遍憧憬过的场景,到如今,却一个都未曾真。
可她不觉遗憾。
没了李檄,也有九溪晚霞,那动人之景,日日皆在。
而她,也还会有很多很多美好的春夏之日。
“这几日是想去看晚霞,公子倒也不必刻意同行。”姜诺笑道:“若有缘,九溪相见。”
说罢,卷起车帘,登车而去。
*
已是深夜,李檄仍坐在灯前,捧着姜诺从前的折子,眼眸通红。
从前随意翻看,凭心情偶尔回复几句的折子,如今却一字一句的仔细看去,唯恐遗漏丝毫。
他偶尔会心生喜悦,瞧见她在奏折里叫了表哥,说她在想自己,可随即胸口更是酸涩的,他那时……怎么就没回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