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牛>北宋县令庶女 > 180190(第3页)

180190(第3页)

梅尧臣自问还算豁达之人,但有件事迟迟不能释怀。当年门下三位学生,撇去现在功业有成的陈允渡和与他沾亲带故的梅丰羽,还有一位故人之子郑柏景。他无数深夜扪心自问,对他也算掏心掏肺,可最后又得到了什么呢?

是不是他做的还不够好?没有尽到一位老师的教导义务,从而导致这孩子行差踏错,落得这般田地。

梅尧臣从未在陈允渡和梅丰羽的面前流露过怅惘思绪,但陈允渡心思细腻,几回他不经意地看向书房中郑柏景常坐的位置愣神,都被他瞧在了眼底。

《陈时丧弊政乞厘革疏》,便是陈允渡给出的答案。

他的好友郑帛去世后,原先与他交好的官员一哄而散,只余他记得往昔情谊将年幼的郑柏景收为学生。郑柏景小小年纪经历父丧,又经历原先对他和善有余的叔伯对他冷面相待,心中百般滋味,不肯再与人分说。梅尧臣以为是自己做的还不够好,不够让郑柏景彻底敞开心扉,直到《陈时丧弊政乞厘革疏》出现在眼前,他心中困扰多年的心魔豁然而解。

郑帛因公去世,死后独子却得不到妥善教导,若不是他出手,只怕要跟在其大伯身后当个码头挑夫。这抚恤,本就存有疏漏。

陈允渡微微摇了摇头,“不算辛苦。”顿了顿,他道,“若是先生有意,我或可寻个空缺叫他顶上。”

他对郑柏景并无印象,但如果这样做能让梅尧臣心安,他愿意一试。

梅尧臣心念一动,对现在的陈允渡来说,给郑柏景找个无关紧要的官职并不难,且这样,他也算对故去的挚友有了交代。

他思虑了片刻,微微摇头,“他现在醉生梦死,你去给,他未必肯要。且朝廷奉养百官为社稷,他这个状态,在其位不可谋其政。若是哪一日他凭着自己的能力考上进士,你帮扶一把就是了。”

话是这么说,梅尧臣心中却很清楚,以现在郑柏景的状态重新拾起圣贤书,并考中进士,可能性无限接近于零。

陈允渡应下,“学生谨记。”

两人双双迈过大殿门槛。

梅尧臣止步于后排,温和笑着对陈允渡道:“去吧。”

陈允渡刚入朝时,他还需要回头看一眼这个学生才能心安,不知不觉,他已经走到了前面,走到天子一垂首就能看见的地方。梅尧臣忽然想起陈允渡初次站在前排时,他当时镇定自若的神情下带着微不可察的无措,若不是他极为熟悉,差点也与他人一样信了他仿佛如冬日不散寒冰一样的冷静自持。

当时的陈允渡回头看他,他就像现在一样,朝他露出一抹温和的笑,带着鼓励,带着期许。

殿中不同于外面,众人即便有心与陈允渡搭话,也没有谁真的走上前,只用眼角余光暗自看他。

周遭窃窃私语的声音小了一刻,陡然又大了起来,嘈嘈切切。顶着众人视线,陈允渡面不改色走到前排,手持玉笏站定。

……

许栀和醒来时已经临近正午。

她在床上适应了一会儿才习惯今日没有陈允渡作陪,换上衣服后,她将陈允渡收拾的两筐书重新核验了一遍,叫雨顺将书给薛府送去。

雨顺二话不说,将两筐书搬走了。

至此,陈允渡多年读书看的书、做的笔录,七分给梅丰羽,三分给薛通,所剩已经无几。

空了的书柜需要收拾,方梨端了热水和帕子过来,一边擦拭一边与许栀和道:“姑爷倒是不藏私,不过将书都送给了他们,日后悦姐儿看什么?”

许栀和正在整理自己的话本子,闻言笑了一下,“他又不是不读书了,再者说,有梅公和他在,悦悦的教导还需要我们操心?”

王维熙将擦干净的书柜搬出来晒,听着两人说话,忍不住道:“我刚刚顺着姑娘和方梨姐姐的话往后想了想,觉着要是将方梨姐姐的问题问给郎君,他大抵会随意笑笑,然后面不改色说都记在脑子里了。”

方梨击掌:“妙!虽说有些张狂,但像是郎君会说的话。”

王维熙:“那可不。话语张扬,神色谦虚……姑娘姑娘,你瞧瞧我这样学得可像?”

许栀和偏头看他,只见王维熙负手而立,目光像是凝视某一处,但又像是放空,默默笑了笑后,淡声说——

“无妨,我都记下了。”

饶是许栀和,都忍不住表示肯定,“像,太像了。”

方梨震惊过后,忍不住捧腹大笑出来,“你老实说,在背后偷偷学了郎君多少次?”

王维熙哼了一声没说话,颇为自得道:“无他,唯熟悉尔。”

他当然不会承认自己觉得陈允渡语气淡然说出让人惊掉下巴的话很潇洒,从而背地里悄悄模仿过几回。

许栀和看着他骄傲的神情,忍不住道:“你这句话听着比刚刚学的他更像他。”

正说笑间,一个小丫鬟走到门口,俯身请示:“大娘子,宫里来人了。”

她的语气很平静,全然没了第一次听闻宫里内监亲来的震撼与激动——宫里来人了?不慌,又不是第一次见了,连官家身边的张公公她们都见过,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今日来的是马忠。

许栀和与这位公公有过一面之缘,当时她在朝堂上为陆书容据理力争,说出戍边论前身,这位公公便是临听之人。

马忠站在院中,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目光流连在盛开的杏花、桃花之上,有丫鬟端来热茶,他含笑接过,整个人一副很好说话的样子。

也不知道许娘子可还记得自己?马忠慢吞吞地想。

许栀和只在镜前简单整理了妆容和衣裳便匆匆出门见客,见到来人后,脑海中快速地检索,随后对号入座,“马忠公公。”

她还记得此人,不仅因为他算是张惟吉半个干儿子,更重要的是,他在面对边境家国时的赤忱。

马忠眼睛一亮,“许娘子还记得咱家。”

“自然记得,马忠公公给人的印象几位深刻。”许栀和目光扫过他身后缀着的队伍,语气温和道。

马忠也跟着笑起来,而后道:“今日我来此,许娘子心中应当有数,咱家先在这儿与娘子道声恭喜了。”

他说完,示意身后捧着礼的小黄门一次上前,将官家赏赐的东西摆在庭院中。

“陈大人的擢升诏书当朝就给了他,”马忠道,“怕许娘子当心,咱家给您透个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