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牛>北宋县令庶女 > 140150(第6页)

140150(第6页)

王维熙正准备开口说什么,许栀和朝着他微微摇头。

他们都能问出来是马大壮,以衙门的能力,不至于这个消息都查不出。这种东西还是让他们自己查更保险,要是错了,也染不到自身。

半盏茶功夫,有一个衙役主动过来,他今日在府库当值,听到衙门在外城抓了个招摇撞骗的讼师,自己主动过来的。

负责在旁边录事的衙役干咳一声:“你就是靠山?”

“回禀大人,卑职马大壮,八年前入了府衙当值,”来人声音沉着清朗,他看了一眼下面瑟瑟发抖的中年男人,颇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意味,“这人是我儿时好友,然,不思进取,卑职劝诫多年,仍改不了他好逸恶劳的脾性,没想到这一回他借着卑职的名头在外面行不轨事,还请大人重责在下。”

魏清晏听他说完,抬手挥了挥,然后看向中年男人,“你可有话要辩?”

中年男人面如死灰。

后面的事情变得一目了然,考虑到许栀和还怀着身孕,小衙役走到许栀和面前朝她拱手,“许娘子,下面就是行刑,你要是没旁的事,还请先离开吧。”

许栀和点了点头,带着方梨和王维熙一道离开。

路过门口时,有一个妆容浓艳的中年女人正从马车上下来匆匆朝内跑去,许栀和与她擦肩而过。

后面数日,占在铺子门口的摊位被衙役清走,刘家木坊打的柜子、桌椅都运送进来,铺面一天一个样儿。

外城的百姓路过时总会忍不住在门口停上一停,从前这样好看精致的铺子,只能在内城见的着,外城哪讲究这样好看的装修?

和乐小灶的牌匾自打挂上去,讨论的热度一直没消散。连着好些天,都有人过来打听什么时候才能开门。

来打听的有老有少,他们虽然久居外城,但心底一直隐隐羡慕内城说话办事能找一间像样的屋子谈话,可外城大多露天几张桌椅,现在有了这样一张不输内城的小楼,让他们都觉得与有荣焉。

谁说外城人就不想着偶尔坐一处体面地方了?

对此,王维熙的回应一直都是:“快了快了,咱们东家说,月底就开门,到时候还请诸位过来捧个人场。”

他说话办事圆满周到,周围邻里对他的印象都很好,尤其是被他修过房顶的人家,私底下偷偷问过吃一顿多少钱,得知最便宜一档一人十文钱就能坐在散桌,纷纷奔走相告。

在王维熙看顾这边的同时,潘楼街的铺子也正式开业,两批前后从人伢子那儿雇了六个帮工,又买了四个丫鬟和两个小厮。有了人手,王维熙身上的担子才轻松不少。

潘楼街的铺子全名叫做“和乐金酥斋”,进来的食客为了好记,一般直接称之为“金酥斋”。里面卖黄金薯蓣,炸鸡块和气泡酒,最先捧场的是鸿胪寺的那群番邦人,之前王维熙有段时间没去,他们急得团团转,后来消息传过来,每天雷打不动特意上门。

甚至还有一位波斯的富商询问:“既然能在潘楼街开,不知有没有兴趣在鸿胪寺门口也开家店?钱不是问题,我们过来收购中原的瓷器丝绸和茶叶,身上带够了银钱。阁下若是囊中羞涩,我们可出一份力。”

王维熙笑得合不拢嘴,竖着大拇指说:“你中原话讲的真好。”

波斯商人见他竖起大拇指,觉得这件事有戏,眼睛噌地一下变得晶亮。

王维熙说:“不过这件事还要问过我们姑娘的意思,她才是铺子的东家。”

波斯商人表示理解:“好的,若是你们姑娘有这个意愿,我们竭诚欢迎。”

许栀和忙着两边铺子的事情,听到王维熙带回来的消息,让人去请潘光和常庆妤过来,两人虽然分红不多,但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还有身世背景在后面顶着,她给予足够多的重视。

常庆妤财大气粗,她听不懂许栀和口中什么“股东”,但她明白开店是什么意思,于是大手一挥,“何至于波斯小国给钱,区区一间,明儿常家就给你办妥了。”

潘光紧随其后,“气泡酒销量良好,若是在鸿胪寺对面开店,我让人再多收几个酒窖。”

金酥斋的火热肉眼可见,除了每天打卡一般的番邦人,城中不少百姓也开始尝试,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谁能拒绝油炸和热量的诱惑呢。潘光低头看了一眼自己好不容易瘪下来的肚子又有鼓起来的趋势,内心有一点伤心。

但只有一点,他根本没有办法拒绝气泡酒和金酥薯蓣。炎炎夏日,房中放着冰鉴,气泡酒中加上两块小冰,一口酒水一口薯蓣,逍遥似神仙。

许栀和用公事公办的语气说:“感谢两位的大力支持,选址之事,还请多多上心。”她说完,如一阵风又离开了,只剩下常庆妤和潘光面面相觑,最终两人一合计:来都来了,不如顺道点一份。

许栀和急着去外城的铺子做最后的检查,明日就要正式开张,她今日要再试一遍厨娘做的菜色,确保明日给外城百姓留下的第一印象不能太差。

厨娘的月例是八百文一个月,这样的薪酬在外城是数一数二的,就是内城,也和寻常官宦家中二三等女使月例接近。她们通过层层选拔,从八十多号报名者脱颖而出,拿到了给和乐小灶当厨娘的机会。

听到许栀和要再试菜,五个厨娘立刻马不停蹄地开工,一个时辰后,五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被摆上桌。

为首的厨娘像看财神爷一样看着许栀和,热络道:“东家尝尝,若是有什么不妥帖的,咱们都能改。”

和乐小灶给出的福利待遇,是外城独一份的,不禁包圆了一日三餐,还能允准她们退休可举荐家中的子嗣,只要通过考核就能录用,她们巴巴地瞧着许栀和,只要守住了这手艺,以后家中就固定多了一项八百文的进项。

所有厨娘都把许栀和的品评标准当成了头顶大事。

许栀和拿起筷子,为了防止串味,每尝完一样都会漱口,等五道菜和汤尝完味道,许栀和微微颔首。

“不错,明日就按照这个水准来。”

厨娘们顿时松了一口气,“好嘞,多谢东家。”

她们四散忙去,等到了天黑,一一回家,临行之前,有个帮工像是随口问道:“对了东家,您不是说咱们有一位掌柜吗?怎么现在还没瞧见人?”

许栀和抬眼笑了笑:“今晚就到了,明日早起,我带你们认认人。”

帮工:“那感情好!这段时间东家每天都来这儿,看着人都憔悴了不少。等掌柜到了,姑娘当好好休息。”

许栀和将她的关心一一收下,等最后一个人走完,许栀和才揉了揉自己酸痛的后腰,和王维熙、方梨一道离开。

马车上,方梨关心地看着许栀和:“姑娘,接秋儿的事情我和维熙去就成了,你要不先回去吧?”

许栀和靠在马车上闭目养神,马车上垫了厚厚的毯子,颠簸感大减。闻言,她缓缓睁开眼摇了摇头,“秋儿后来一封信上说有事情要处理,我问她发生了什么事情,她又不肯多说。不亲眼见到她,我回去了也是干着急。”

方梨便不说话了,王维熙缓和气氛道:“好在姑娘这次招的帮工都还机灵,做事也稳妥可靠。刚刚和姑娘搭话的那姑娘我一直留心着,人上道,口才也漂亮,是能重点培养的苗子。”

许栀和:“对,我也有印象,她叫蔡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