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
王翦目光扫过。
“赵迟上将军率军至营外。”
亲卫恭敬禀告。
赵迟二字出口,王翦与桓漪眼中微光闪过。
赵迟因战功连升两级,今为大上造,此皆因屡破强敌,庞煖、廉颇等赵国老将皆非易与之辈。
或许李牧难缠,但赵迟或有妙策。
“走,迎接赵迟。”
两人相视一笑,异口同声。
赵迟若仅为偏将,二人未必亲迎,然其地位与己等相当,同为上将军、大上造,此举合情合理。
遂领诸将出营,片刻即至营外。
赵迟率五万铁骑而至,坐于血虎之上,屠睢随侍身旁。
“赵迟上将军。”
王翦爽声招呼。
“久仰大名,今日终得相见。”
桓漪亦大笑寒暄。
三人并肩而行,身后诸将随从。
赵迟凝视二人,嘴角含笑。
入伍之初,他只盼建功立业,归乡迎娶烟言,不曾想如今成就远超预期。
短短数年,他成秦帝国高位上将,封大上造,享百里封地、数万亩良田及数千奴隶,早已超脱昔日设想,亦深谙当下局势,历史中的人物或为其部属,或为同僚。
回过神来,赵迟下马行礼:“晚辈赵迟拜见二位上将军。”
以晚辈自称,表敬意。
王翦与桓漪相视一笑,赞赏赵迟的谦逊:“赵迟不负大王信任,既干练又知礼。”
“赵迟上将军无需多礼,同为上将,不必拘泥繁文缛节。”
王翦低声言道。
“王翦上将军过誉,与二位前辈相比,我始终为晚辈。”
赵迟毕恭毕敬答道。
桓漪打断道:“赵迟,言归正传。
先前召你前来,意在商讨应对李牧之策,军情紧迫,莫再拖延。”
赵迟点头,高呼:“屠睢!”
“末将在!”
屠睢应声而出。
赵迟下令:“全军于大营四周扎营,原地休整。”
话音刚落,这位年轻上将的威严显露无遗,与平日的谦逊判若两人。
王翦、桓漪及诸将皆感震撼。
虽年纪轻轻,赵迟已深谙权谋与气势之道。
“末将遵命。”
屠睢领命后迅速调遣五万精锐骑兵布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