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了,背影没入夜色,像一道收回的光。
三日后,“无名法”案试行。
北坊请扩水渠,涉南、中两坊地界,三方争执月余,旧制难决。
依新法,三方共议三日,无异议后,将案情书于陶片,投入焚验火盆。
那一日,我站在回声渠畔,未上前,只远远望着。
火起。
陶片在烈焰中微微震颤,忽地“啪”一声裂开,灰烬腾起又落,竟自行聚成三字——
分水镜。
人群哗然。
“分水镜?哪来的说法?”
“从未听过此制!”
“莫非是火出了错?”
小满站在我身边,忽然“啊”了一声,眼睛亮了:“井底!娘娘,是井底那面测水深的铜镜!您当初教我们看水位,说‘镜不动,水自有度’,还画了刻度线!”
我心头一震。
那是最原始的水文观测法,早已被新渠图取代,连我都以为它死了。
可火记得。
火不记人名,却记得诚心。
它不认权势,却认初心。
我当即命人启封旧井,取出那面布满铜绿的古镜,按其刻度重新划分三坊取水时段。
北坊得晨水,南坊得午流,中坊得夜灌,均分不争,案结无声。
当晚,我独自立于井边。
风拂面,井水如镜,映着半轮清月。
忽然,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
渠童小禾气喘吁吁跑来,手里紧紧攥着那枚无字铜印,脸上是抑制不住的激动:“娘娘!火说……火说这印该归您!”
我蹲下身,与他平视,轻轻将印推回他手中。
“火没说错。”我微笑,“但它归的不是我。”
他瞪大眼。
“是下一个,让火说话的人。”
他似懂非懂,却用力点头,攥着印转身就跑,像护着整个世界的火种。
我望着他背影,心口柔软得疼。
就在此时——
井水忽漾。
一圈涟漪自中心荡开,水面竟缓缓浮出两行小字,如墨滴化开:
“你不再执笔,笔却追着你——
因为它终于活了。”
我怔住。
风过,一片新灰打着旋儿,从远处火盆的方向飘来,轻轻落进我掌心。
温热的,像刚从火中诞生的芽。
我合拢五指,感受那一点微烫的生机。
原来,火真的会说话。
而灰里长出的,不只是法,是无数人终于敢相信自己的心。
远处更鼓敲过二更。
我转身欲回,却听见小满匆匆赶来,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丝不安:
“娘娘……宫里刚传话来,说‘无名法’推行半月,回声渠结案数已六部三成。更有人说……百姓议事时,不再问‘江灵犀怎么说’,而是互问——”
她顿了顿,眼中浮起忧虑:
“‘火会怎么说?’”
喜欢穿书后我在后宫医手遮天请大家收藏:dududu穿书后我在后宫医手遮天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