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夜话,烛影摇红,不知不觉渐说至天南地北、家常细务,最终床幔轻落,掩去一室笑语低喃,唯闻细雨微风、声声慢、声声娇……
第二日,林暖便开始着手安排宴请一事。
要说宴请一事,其实极为繁琐。
林暖先是亲自去了一趟老君观,将那块“板砖”模样的样品肥皂送给了归恒道长。老道长拿着这玩意,翻来覆去地看,乐得眉开眼笑,直呼“妙极妙极”。
随后,林暖便请他代为择选一个吉日,归恒道长捻须推算片刻,便定下了一个“诸事皆宜、百无禁忌”的好日子。
林暖心中一定,在黄道吉日里宴请商谈,许多事情自然也更容易水到渠成。
接下来的重头戏,便是拟定宴请的名单。
虽说林暖在越州经营已有数年,但以县令夫人的身份正式设宴,这还是头一遭,方方面面都不可轻忽。
她对着初步拟定的名单反复斟酌,既要顾及越州本地的乡绅望族,还准备带着林氏的几个女管事诸如刘姑姑她们。
名单大致定了,接下来便是具体的人手安排。
林暖一盘算,顿时觉得头大——眼下各处产业都忙得热火朝天,人人脚不沾地,真要抽调人手来筹备这场颇为讲究的宴会,实在是捉襟见肘。
正愁间,她忽然想起了半年前卢氏送给陈行宁的那两个侍女——黄翠和绿屏,这半年里,林暖也是忙得很,几乎要将她们忘在了脑后。
而这半年,对黄翠和绿屏而言,可谓是脱胎换骨的磨砺。
初来时那点世家大族出身侍女的傲气,早已被磨得一干二净。
她们先在越州宴跑堂,甚至帮着周越搬运过货物;后又去过养殖场,跟着三婶她们追过鸡鸭、喂过猪羊;连酒坊也待过一段时日,春强还曾认真地请她们品酒,询问女子是否会喜欢新酿的口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当初那两个娇滴滴、穿着比林暖还要艳丽几分的侍女,如今早已是一身利落的棉麻布衣,肤色也从曾经的雪白如玉,晒成了健康的小麦色,乍一看,竟与越州本地的能干农女无异。
她们起初自然也满腹委屈和不情愿,但日子久了,反倒渐渐品出些不一样的味道来,月钱一分不少,主家虽让干活,却从未刻意磋磨刁难。
再看林老爷、三夫人,乃至几位公子娘子,哪个不是挽起袖子、忙里忙外?她们那点“身份”,在这务实奋进的氛围里,显得格外可笑。
当林暖派人来唤她们时,两人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互相看了一眼,心里都在嘀咕:这位夫人总算想起她们了!
甚至见到她二人,林暖自己也吃了一惊。
眼前这两个姑娘,哪里还有半分当初临安佳人的模样?活脱脱就是自家地里长出来的农女。
她不由得沉默了片刻,心中暗道:过些时日还要带她们回临安见卢大人,这般模样怕是……得赶紧让她们在屋里“养”些日子,好歹捂白一些才成。
林暖让冯雨安排她俩的伙计,又找云先生借了几个戏曲班的姑娘,总算人手齐了!
宴会的诸般细节在林暖的主持下,被一点点细致敲定。
请柬送至越州城中各家府邸,收到林暖以县令夫人名义出的宴请,诸位夫人小姐们皆是惊喜交加,心中雀跃不已。
要知道,这世道女子出门交际的机会本就不多,尤其是这般由县令夫人亲自做东的正宴,更是难得一遇。
一时间,越州城内几乎有头有脸的闺阁女子,都为之忙碌起来——翻箱倒柜挑选体面衣衫,琢磨着当日该梳何种髻、佩戴哪支钗环,生怕在宴会上落了半分颜面。
这股风潮之下,受益的还有林氏绣坊。
这几日,绣坊门前车马如流,衣着体面的丫鬟婆子们往来不绝,都是奉了各家女主人的命,前来挑选新衣。
绣坊里最新推出的几款成衣,那用越州本地丝绸裁就的秋冬衫,几乎是被一抢而空。连带着库存里一些做工精细、样式别致的旧款,也跟着紧俏了起来。
绣娘们忙得脚不沾地,连张梦嫂子和思晴都亲自上阵,一面招呼着客人,一面紧盯着赶制新衣的进度。
银钱如流水般汇入账中,绣坊上下虽疲累,却个个脸上都洋溢着笑意,谁能想到,夫人一场宴请,竟先在越州城内悄然掀起了一股衣饰风潮。
喜欢暖暖而生请大家收藏:dududu暖暖而生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