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上的灌木丛中,大九的望远镜镜片闪过一道冷光。
他身旁的大十六突然倒吸一口凉气:“九哥,那老头竟然就是南关的‘铁壁元帅’!”
“难怪那些马车如此华贵,原来是沈元帅。”大十七也暗暗咋舌。
这时,御林军统领从怀中取出一卷明黄圣旨打开。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南关元帅沈道宏驻守边关二十载,领兵有方屡建奇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圣旨内容尚未念完,沈道宏的嘴角已浮现出一丝苦笑。
他望着远处山峦,想起当年在南关外,也是这般明媚的春日,他带着三万儿郎死守关隘三个月。
如今朝廷要用他时便是“国之栋梁”,不用时便收了兵权,直接替换了赋闲在家,现在更是走在逃命的路上。
想起来,都觉得寒心。
“……今有东明帝国陈兵三十万,着沈道宏即刻率兵十五万驰援东关,共同抗敌,钦此!”
最后一个尾音还在空中飘荡,御林军统领已卷了圣旨,眯起眼睛:“沈元帅,接旨吧!”
听到有外敌犯边,沈道宏本能的义愤填膺。但他心中也确实有怨气,他也是有脾气的好不好?
何况,做只是来宣旨的话,用得着出动两千御林军吗?
这究竟是请,还是来抓?
他想起女儿的那封信,新帝一面派人暗杀女儿一家,一面又下旨将他召回,这其中……
想到此,沈道宏忽然大笑起来,笑声充满凄凉。
他抚着剑鞘上斑驳的痕迹,那是当年在南关战场上死拼时留下的。
随即,他剑锋一收双手抱拳,很客气的说道:“老夫早已解甲归田,这副老骨头怕是经不起边关风沙了。还请陛下另择贤能吧!”
“你!”
见他婉拒,御林军统领猛地抽出佩剑,剑尖在空中划出一道银弧,直指沈道宏。
“你当真不肯接旨?”御林军统领眯眼看着他。
沈道长却丝毫不惧,“接又如何?不接……又当如何?”
“哼!陛下有旨,你若不接……”御林军统领瞬间面色一变,身后两千铁骑同时向前踏出一步,山谷都在震颤,“便是抗旨不遵!那就别怪本将不客气了,只能提你的人头回去复命。”
果然!
景帝出动两千御林军来宣旨,就是为了走这步棋的!
“那……容老夫考虑片刻。”
他故意拖延时间,恒国公他们应该还没走出多远吧?
山坡灌木丛中,大九舔了舔干燥的嘴唇,压低声音道:“看见那老头腰间的玉佩没?”
大十六凑近望远镜:“好像刻着……靖安二字?”
“是当年先帝赐给靖安军的信物。”大九眼中闪过一抹精光,“王爷说过,凡是靖安旧部……不行,咱们得救下他们。”
他话未说完,下方突然传来整齐的弓弦拉紧声——御林军的弓箭手已列成三排。
“九哥,你疯了?”大十低吼,“我们只有这五六个人,弹药也不够!”
大九回头看向大十,“我问你,皇帝的人,是王爷的什么人?”
“当然是王爷的敌人。”大十想也不想的答道。
大九猛地折断手边树枝,碎木屑簌簌落下:“那不就完了?御林军要杀的人……就是咱们要救的人!”
“可咱们的弹药……”大十迟疑。
“呵呵!”大九轻笑,胸有成竹。“我们不用太多弹药,学王爷那样擒贼先擒王就行了,你们过来……”
大字队的兄弟们迅凑近,大九如此这般的一番咬耳朵,兄弟们面上随即露出了然的笑容。
大九随即叮嘱道:“记住,那个统领是我的。”
队员们迅散开,寻找最佳射击位置。大九通过瞄准镜锁定冲在最前面的御林军统领。
山下,等了片刻,见沈道宏磨磨唧唧的考虑,一直不给出答案,反而时不时的回头看向官道远处,御林军队长似乎明白了什么。
他骑在马上居高临下,不悦道:“沈元帅,你考虑得怎么样了?还是在拖延时间?”
沈道宏一怔,知道拖不下去了。
他面上勾起一抹讥讽的笑,慢拖拖的说道:“老夫说了,老夫年事已高,请陛下另择贤能。”
闻言,御林军队长知道自己被耍了,顿时怒不可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