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波普艺术泰斗安迪·沃霍尔甚至用每日食用的罐头汤为灵感,设计了一系列作品。
雪儿,这部相机,就当作你艺术的开始,获取灵感的工具。”
林雪见拿起单反相机,12岁小学毕业时师父夜景光送给她,第一件毕业礼物。
之後,林岚去意大利参展,夜景光便带着林雪见赶往意大利。
他出生便被父母遗弃在意大利的孤儿院,夜子墨便顺理成章的被教会修士收养。
修士们教每个孩子拉小提琴,他收到第一样圣诞礼物,一把基督教会善心人士捐赠二手小提琴,数百年间里,无数把像这样被捐赠的小提琴与教会孤儿一起,代代相传。
小提琴让人如此痴迷,创造者必定是崇拜女性美的人。
小提琴造型像极了一个女人完美的背部曲线,从它圆滑渐宽,双肩顺延到细润腰部,再到胯部自然蔓延;
波浪似的琴柄如同弯曲纠结的发丝,S形音孔像女人背脊上的两条淡淡沟壑,这般小提琴独有光滑曲线,必是後世无数人迷恋它的原因之一。
教堂阁楼光线明朗,夜子墨在哥特式教堂宽敞空间里,演奏古典主义时期充满巴洛克风格小提琴协奏曲,维瓦尔第《四季》。
维瓦尔第也曾是一位意大利神父,恬淡温婉音符从他指间徐徐流淌,神秘东方面孔造就他音乐琴童独特气质,他并非修士特意培养拥有非常高音乐天分孩子。
只是,他懂得运用音乐巧妙技巧……
“雪儿,你觉得谁拉最好?”
夜景光指着教堂里侍奉上帝儿童乐团,一眼望去教会孤儿组织成大大小小少儿组合,乐团除了传统侍奉神明也包含希望善心人士收养孤儿的潜在用意。
年幼林雪见微微眨了眨眼眸,12岁小女孩拿起相机对着教堂C位少年。
“咔嚓”一声,就此定格。
相机能反应出最真实的一面,透过镜头看世界的人,有渴望看穿世界本质的野心,她渴望了解表象背後真实的一面。
林雪见悄悄在夜景光耳畔,她指着少年问道:
“师父,他是不是‘投机取巧’了?”
“喔?”夜景光微微挑起眼眉,来了一点兴趣。
少年手中小提琴曲时而久远延绵,时而萦袅缠绕,浮动乐曲迷醉人的心魄。
教会极力将夜子墨,渲染成‘神童’。
“你觉得他为了获得C位,更有利于得到善心人士收养,他作弊了。
何以见得?”
“古典乐协奏曲,本该是音乐会小提琴独奏家的传统演奏曲目。
他这麽一个幼小孩子,在初学揉弦技巧丶死磕练习曲的尴尬学徒期,能演奏出维瓦尔第的协奏曲……
他是怎麽做到?
有秘密喔。”
年幼林雪见神秘笑了,她悄悄在师父耳边,揭秘神秘面纱:
“维瓦尔第《四季·春》第三乐章。
小提琴演奏时,利用快板的节奏速度,快速在一把位上移动;
运用曲谱里大量出现音符,在四指与空弦之间,选择用最准确简单的空弦演奏;
无需揉弦等小提琴技巧的情况下,他也能展现出西西里舞曲独特魅力。
春临大地,晴朗天空下,伴随着乡间风声欢快乐曲,小仙女牧羊人翩翩起舞。
小提琴旋律贯穿至尾,音乐灵魂自始至终,琴声都是主角。”
夜子墨由于音乐‘天赋’被修士推荐给音乐大师,大师微微蹙眉似乎发现他的‘小把戏’,夜子墨琴声始终伴随着他的脆弱,营造出内心侥幸与不安。
当音乐声消失时,大师遗憾摇头,决定带走另一个孤儿参加皇室为寻找年轻音乐家而举办的比赛。
夜子墨身体孱弱,他有先天心脏病,身在孤儿院他珍惜每一个让自己翻身的机会;
失去被音乐大师收养机遇,他当场心脏病发作面色惨白。
“先生,请等一下。
先生……”
夜子墨扶着心脏站起来,急于去追赶音乐大师。
“劈里啪啦”激烈地破碎,他被推到在雪地里,泥土溅了一地。
“你的表情好像在恨全世界。”林雪见如此说着,她伸手把夜子墨扶起来,他瞬间拍开她的手。
“都是假的!”他在意大利吃最便宜的食物,住最阴冷潮湿的阁楼,穿最破旧衣服,忍受一个人独自生活。
一个人做几份兼职来赚取最基本生活收入,唯一努力演奏小提琴,渴望被音乐大师收养。
他失去机遇。
“哪有麽多真的丶假的。
眼睛能看到就是‘真的’,跑掉就算‘假的’。”她指着开车仓皇走掉的音乐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