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他避而不谈,黄衣男子竟无话以反对。
嬴政听出两人一儒一墨,然他对这两家学说均无兴致,但不久後又有人参与辩论,且侃侃而谈,腹中藏有深谋远虑,乃是诸子百家正经弟子。
他不由环视了这座驿馆一眼,又唤来馆使。
又予馆使一金,嬴政问道:“这些士子从何而来?”
“贵客远道而来,故此不知。长安君为六国学者大开方便之门,因而修缮原来狭窄破败的驿馆,重修得如今这副富丽模样,他本身也酷爱研究诸子学说,因此不少学者慕名而来,与四方之友论辩交流。”
原来这驿馆修建得这般堂皇,是有如此目的。
门口还摆放有木橱,其间一卷卷簿册陈列,嬴政取下翻阅,发现乃是各位学者阐述之观点,而有专人及时记下,刊载于这些簿册之上。
嬴政不由想起路上看*到的那些书坊,由于有了纸作载体,因而复制量比从前多得多,传播也更广泛。
怪不得他人在咸阳,也时常能看见登载着诸子学说的纸书。
看来他的好王弟自从来了这里,除了做了些不入流的玩意取悦小民,亦没忘了捣鼓他的新观点,将占领思想高地的主张贯彻到了实处。
。
翌日一大早,嬴政便已自榻上起身。
听了馆使指引,他便登车去往城北,观看长安君教授妇女养蚕。
一别经年,似是良久未见到嬴成蟜的音容。
待下了车,前方空地已聚集了一大片人群,而少年正站立于正中,衣着朴素,发未戴冠,比便服出行的秦王望上去更容易混迹于人海中。
嬴政隐于树後,远远端详着弟弟的面容,见他脸庞清瘦,身形单薄,且因打扮简易,若非自己与他委实熟悉至不能再熟悉,否则亦很难一眼认出他来。
“长安君食邑几何?”他问身旁掌管典仪丶图籍丶一应贵族事务的随行官员。
官员听出他意,忙战战兢兢垂首答:“回秦王,长安君享诸公子最高规格之三千户,且秦王节时若有赏赐,我司皆次日便奉命下达,不敢有丝毫隐瞒侵吞。”
言下之意,长安君日子舒服得很,穿成这样皆是他自个儿选择,绝对不是贫困潦倒的缘故。
但嬴政不知为何,心中不满难以平息。
他想起宫中其他堂表公子,无不衣饰光鲜,腰白玉之环,虽无封地可去,但王宫待遇自然滋润,整日只需无事闲晃,不做违法乱纪之事,日子皆过得通透无比。
由于血缘不近,嬴政也非多麽重视亲情之人,因而与他们之间的感情自然也谈不上多亲厚。
最多维持表面关系,该有的礼遇也没少给便是了。
这群人尚且生活光鲜,而他的亲弟弟,先王两位子嗣之一,竟灰头土脸,消瘦至此。
且按照他对嬴成蟜的了解,这个弟弟虽然头脑活泛,爱玩了些,但绝非纨绔之辈,亦不好操琴弄艺,屋内的六弦琴上堆满灰尘,亦不见他清理,足见平日有多不喜此等声色之好。
这般形容,绝对不可能是装的。
按下心头浮起的不快,嬴政注视着人群中的嬴成蟜,在身旁的随从看来,一贯面无表情的秦王此时竟有了几分不忍。
该不会是心疼弟弟罢。
随从不禁相互交换眼神。
“四月初,待幼蚕生出,蚕室应当面向东南,周围透风之缝隙以纸糊好,室内顶部若没有棚板,则需要加上顶棚。若遇寒冷时节,则应用炭火在室内取暖,诸位若家中供不起炭火,可向公署申领,然需写明用处,不可随意冒领。”
嬴政望着成乔在衆人面前亲自演示,话音方落,身旁即响起百姓感激声。
无外乎是长安君心思细腻,为民衆着想,连大夥儿买不起炭火都想到了。
嬴政对成乔的性格并不奇怪,但不知为何,心中竟隐隐生出些微骄傲之感。
即便位列九五,天下也没有哥哥不会为弟弟受夸赞而自豪。
“当诸位喂养幼蚕时,应将桑叶切成细条,记住摘下桑叶後,切勿随意放置,应及时使用瓮坛存放,不可让风吹干枯。蚕入眠时,需要将旧叶清理干净,防止其上黏连的丝令眠起後的蚕吃一口後得病胀死,三眠之後,若天气炎热,则应尽快将蚕搬至宽敞凉爽地带,不可令西南风吹袭。待大眠之後,务必上完十二次桑叶再腾筐除沙,麻烦诸位务必勤快,养蚕乃是精细活,比种田耕地更讲究用心,不可有分毫懒惰。”
人群点头称是,感叹道:“怪不得都得是妇人养蚕,大老粗男人们哪能干成这事儿。”
一个时辰後,人群听讲毕散去,嬴政便趁此时离开,以免教成乔发觉。
行走于宽阔的道上,由于夜晚的昏暗因而视线模糊,如今眼前光亮,嬴政才发现原来成乔还重新修了路,脚下也不知是甚麽材质,走起来比石板路更为平整,难怪昨日走起来觉得甚是畅通无阻。
且道路规划也颇具匠心,每两户人家门口一处水井,排水道设计井然有序,路上有老人打扫街衢,确保了市容的美观与整洁。
嬴政知弟弟素有洁癖,却不知将这个习惯带到了城市规划上。
没想到在路上,他再次遇到了弟弟。
看来弟弟每日的工作进程便是满城巡视,脚踏实地下基层,这股亲力亲为的劲头倒是值得秦国其他官吏学习。
这次他正在率领衆人种植桑树,远远闻其声音:“种桑可采用压条法进行繁殖,选取当年桑树上的侧枝以竹鈎拉下,使之贴近地面,至冬日时可用土压住纸条,至第二年时,每节生根後便可剪开来分别移栽。”
“此法与一般种植法有何不同?”一眼珠漆黑的青年询问。
“以此法所栽桑树,营养皆聚集于叶上,因而不再开花,毫无疑问,此种厚叶有助于凝萃精华,对养蚕更为有利。”
成乔演示毕,举目四顾请人上前:“不知哪位愿协助我种桑?”
瞳眸环视一圈,倏而锁定于正从人群之外向里踱去的秦王。
“这位先生乐意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