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牛>大秦造反笔记 > 第41章 脱贫手册(第1页)

第41章 脱贫手册(第1页)

第41章脱贫手册。

有了硝,便还需硫磺和木炭。

为了提高效率节约时间,早日达标早日解脱,成乔一向喜欢完成多线程任务。

紧锣密鼓研制火药是一条线,深知民富才能国富的成乔,又开始琢磨起如何大量发展商业,打造农业丶手工业丶商业全面花开的小帝国。

首先集合一应人马于郡署,召开大会。

她取名为每旬例会,会上多半要发表一旬计划,并发表一系列慷慨陈词,动员诸位铆足劲向目标迈进。

她委实很有些演说天赋,衆人一开始对这隔十天就要到场的会议苦不堪言,奈何她的言语激动人心,并且承诺的绩效工资也与大家的工作态度相互挂鈎,虽然他们主要目的并非是为了碎银几两,但她这般平易近人的气质颇具魅力,并且据她亲口所言,今日列位皆是她嬴成蟜的“创业夥伴”,其中意义不言而喻。

放眼六国,似乎再也没有像长安君这般愿意放下身段,百般恳求平民相助的上位者。

今日的每旬例会里,成乔提出了第一个半年计划。

时间实在太过紧张,她实在没有耐心等到五年计划的成果出现,便将庞大的任务压缩成一个个任务条,实施起来也不会有很大的压力。

再者周围没有虎视眈眈的竞争对手,短时间内超赵赶秦并没有多大的难度。

何况经过竹纸的大量出境,加上她过去售卖肥皂与食物配方的回报,如今已然积累了数十万金的原始资金,用这笔巨款来发展其他业务,助力钱生钱已是足够,她甚至能自信小小一个新安的府库里,甚至能与赵都城邯郸一较高下。

而这个半年计划,若精炼一番语言,总结起来便是:“第一,鼓励平民自行经商,发展小作坊经营模式,助力经济腾飞。第二,鼓励农民生産,举办良种培育大赛。第三,开辟通商道路,出口本地特色産品,赚取西域钱币。”

果然有了计划就有了努力的方向,见大家踌躇满志动力十足,唯独对发展经商生出异议。

“如若商业发达,则助长民衆贪利好财之心,竞相攀比,过去淳朴民风将不复存矣,亦将阻碍你发布政令,恐怕并非好事。”韩非蹙起眉心,提醒道。

成乔不以为意,转了转眼珠,道:“小舅舅不用担心,大家不经商,光靠种田一辈子也没法突破,我们人少地小,靠自己的资源翻天了也不会发多少财,必须要把外面的钱拿来,至于贪财好利之心有又何妨,促进赚钱和消费才能保证经济起飞。”

知道重农抑商的思想并非一席言语所能减轻,且韩非作为当代思想杰出精英,他的观点已然站在时代最前沿,因此改变他的看法尤为重要。

成乔从系统借来一本最适合的经典之作:《国富论》,准备以此来打动这个舅舅。

只要他有所改观,便能借用他的影响力普及观念,毋庸置疑是最好的广告媒介。

“人的本性是利己的,追求个人利益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成乔开设一个小学堂,欢迎城中各位士子前来听课,滔滔不绝地灌输《国富论》中的观点。

开始还有人反驳:“并非人人皆如此,例如孔圣人与亚圣孟夫子,他们岂是一心以个人利益为念?”

“你都说是圣人了,那世间究竟是圣人多,还是我等凡人多?”成乔挑挑眉,“何况圣人弟子荀卿不也是主张人性本恶,世间哪有甚麽天生善人?”

那人却似乎与她杠上了,续睁大眼睛辩论:“如若人人争利,市场混杂不可控,利益有限,而人之贪欲无穷无尽,如此则必生乱,这又如何是好?”

“因此我们提倡诚实守信与公平竞争,只有做好道德教育,才能放心地任凭市场自由竞争。”

韩非静静聆听半晌,终于开口:“百姓逐利则君主法度难以贯彻,于治国而言绝非好事。”

就知道他会这麽说。

成乔义正辞严:“于成蟜而言,只愿家家富足百姓安乐,至于法术势之道实乃驭民之术,百姓若是不必担忧温饱,仓廪实而知礼节,何须再为所谓动乱烦恼?”

“然而未有农业能够创造财富,农民之劳动乃唯一有价值之劳动,而其馀商业手工业之类,不过乃已有物质之重新排列,如何创生新财富?”

成乔不得不承认,韩非果然见解深刻,有些观点直到後世也不过时。

“小舅舅你这就错了。”佩服归佩服,真理毕竟是螺旋上升的,而此时的秦国还不具备真理诞生的条件,因而他的观点她并不能茍同,“一切生産皆能创造财富,手工业虽是现有资源的重新组合,但我们可以将其向外地售卖,我试举一例,我们本地人或许不需要纳凉所用的便面,但南越酷暑之时天热难当,便面于南越就能大开销路。”

毕竟按照着名的“比较优势”理论,每个地区都应当专注于生産自己相对擅长的産品,再通过贸易的交换获取其他想要的物资,从而便能实现互利共赢。

“更何况还有一点。”成乔端盏将手边凉水一饮而尽,“依据原始材料所生産的手工艺品,便具有了附加价值,小舅舅难道能说一捆干草和依据干草所编织的草席价钱与作用能够等同麽?因此,农民生産原始材料,手工业者将之赋予附加价值,此间多出的钱财各自按比例分取,则皆大欢喜。”

“妙!”

“长安君高论!”

台下顿时一阵抚掌之声,士子们虽从小被重农思想浸润,但经成乔今日一番高谈阔论,从前所固定的观点竟然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动摇,如同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虽然甘罗长随成乔身边多年,清楚她脑海里有着数不胜数的新奇观念,但这番论调一出,亦不得不以敬佩的目光看向她。

成乔不禁垂首与他对视了一眼,平日玩归玩,闹归闹,真要灌输大道理怕是没几个人能比得过她。

韩非刹那缄默了片刻。

他本就性格沉稳,此时抵颌细细思忖方才小外甥的一番议论,暮光洒落周身,愈发衬得他沉静如海。

作为法术势之道的坚定支持者,韩非一向认为,君主唯有以强权手段统率群下,控制思想以愚民,将权力集中收拢手中,方能保证统治安稳,富国强兵。

只是这富国强兵的後果,又是何人在享受呢?

他从来只为君主一方考虑,将臣民皆视作手中工具,但真若这个外甥所言转换思维角度,从民衆地位思考,富了国,强了兵,于他们而言又有什麽实际的好处?

按照成乔一贯以来的说法,除了日复一日给上位者创造价值,他们自身基本得不到任何利益,只能聊以糊口,若是君主能够保证臣民不用担忧吃穿,便已然足以被夸奖为“明君”“贤王”。

起初他在听到这样的说法时不免嗤之以鼻,君权神授,君王生来接过上天赋予的使命,便该驾驭万民,而百姓合该乖乖为他服务。

可是方今周王室已亡,诸侯逐鹿,又何来君权神授。

“那长安君请试言之,既工商业足以增加百姓财富,又该如何落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