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牛>大秦造反笔记 > 第34章 大炼生铁大赚一笔(第2页)

第34章 大炼生铁大赚一笔(第2页)

赵嘉这才霍然站起。

“但凭长安君吩咐。”他乖乖脱下身上美锦长袍,换上棉布短衫,与身边近侍一道拿过一把铁锹在地上挖了个大土坑。

将烧红的煤放进去,然後再用泥土掩埋,大约候了一炷香的时间,再往土上浇少量的清水,待浓烟从土的缝隙中冒出,这时再掀开泥土把煤挖出,此时便是焦炭。

赵嘉已干得精疲力竭,连连喘着气,一把搁下铁锹,灰头土脸道:“此实乃非人所做的活!”

成乔闻言,悠悠视了他一眼:“非人?太子治下百姓可日日都在做呢。”

赵嘉无话可说,但心里仍是不以为然。

生来便是受苦受累的平民人群,怎能和他相提并论。

这三样必需品都已准备好,只缺一个土炉了。

这土炉的图纸成乔已从系统的小夥伴们手里借到,经过和墨家一天一夜的研究,终于将那复杂的构造进行了一个三维的全方面还原。

还好上辈子画过工图,要不然这些立体装置还真搞不定。

但基本框架是有了,如何选用筑炉材料又是个问题。

若粘土不够耐火,焦炭还未燃烧多久土炉就先融化了,因此成乔特意远赴郊外选取耐火粘土,和少许的生粘土混合起来,接着用模具捏成砖块形状,最後再烧制而成。

炉底的砌筑需要使用炭素材料,成乔将细末焦炭和热焦油混合在一起,经过压制後成型,然後焙烧,如此便得到了碳砖,以此为土炉底部可以抵抗炉渣的侵蚀,延长土炉的寿命。

成乔又将现代高炉和那时的土炉结合了一下,得出了一个不过分违背生産规律,但又足够提高生産力的成果。

现在的土炉有五个主要部分,分为炉喉,炉身,炉腰,炉腹与炉缸。

炉喉接近整个炉子的顶端,最上面的圆筒部分将充满煤气,凭借内部压力让煤气下沉到除尘器中。炉身则为上面小下部分大的圆锥形状,用于将原料逐步加热至熔点,是所有构造中体积最大的一样。

炉腰是最宽的圆筒那一块区域,有一名为公输彦的墨家弟子对炉腰的必要提出质疑,成乔耐心解答:“铁需要在这部分被还原出来,下面连接的炉腹将让铁全部被还原,所以起到一个过渡的作用,防止反应不完全。”

公输彦点了点头。

而炉缸则是最下面的圆筒部分,用来盛放已经融化的铁水和炉渣,在炉底和基墩之间则需要用耐火砖来砌筑。

墨家弟子在砌砖时,经过一番缜密的思考,发现基墩温度过高时耐火砖难免浮起,影响整个底部的稳定性。

“可以将耐火砖立着砌,在每层砖的砖缝之间错开差不多四分之一圆的角度。”成乔蹲下来,捋起袖口给他们示范。

人多力量大,加上雇来的民夫一起干活,大约半旬的时间,一个构造精巧又不失体量的古今结合式土炉终于大功告成。

为了清除水分,有必要进行烘炉。

将木柴先送进炉内燃烧七日,烘好之後开始装焦炭,在炉顶加入焦炭丶石灰石与矿石,装满後开始送风。

炉底的烈火缓缓舔舐,顺利运作成功。

成乔满意地看着劳碌了一个月的作品,和身边参与这项工程的各位人士击了个掌。

然而他们并不明白这个动作的含义,成乔笑眯眯道:“这代表了庆功,在座的都有一份功劳。”

墨家弟子们欣然接受,民夫们却惶恐摇首:“不敢称功劳,长安君既然肯花费钱财雇佣我们干活,此乃我等分内之事,否则对不起长安君美意。”

他们也不糊涂,清楚成乔不愿以服劳役强征他们乃出于善心,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为了回报这份好意,他们便加倍勤奋付出,最後得出的结果亦是皆大欢喜。

然而赵嘉还在心疼私家府库里日益减少的钱财,可惜这股痛心疾首未持续几天,当生铁被炼制出时,他的眼瞳又放出了光。

他抱臂打量,探头探脑:“除了铁,其他的物什又是些甚麽?”

“此乃炉渣,用水急速冷却後可使得炉渣粒化,用来制成水渣。”

“水渣又是何物?”

“可以用来制造水泥,也可作为耐火和绝热的材料。”

如今生铁已炼出,为了充分发挥功能,成乔将之打造成兵器与农具,锋利度与坚韧性都在同时代里属于顶尖,因而无论是战场上还是耕作时使用,质量都毋庸置疑。

将大批铁农具还给借贷的商人,衆人无不眼前一亮。

这时的农具绝大多数皆为木心铁刃,即在木器上套了一个铁制的利刃,虽然比之于过去,生産效率大大提高,但成乔利用生铁所打造出的农具已然是全铁农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