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老太太去了金陵,我都有点去金陵看看了,到底是旧京,我都没有机会去过。”北静王妃感叹道。
“等王爷身体好了,让王爷带王妃去。”
北静王妃笑道:“借老太太吉言。”
“听说府上的两位公子婚事都定下来了?之前大太太是还特意过来请我给两位公子物设,一转眼就定下了了。”
“也是运气好,两个孩子的婚事都还是很顺利的,倒是劳烦你费了心思。”
“可不是,原本还想着能挣两份媒人钱的,结果一份都没挣着,真是可惜呀。”
贾母被逗笑了,“你呀!少不了你的,等两个孩子成亲,必定请你来见证,到时候挣见证人的银子。”
“那可好!”北静王妃笑着应下。
桑梓坐在一旁笑听贾母和北静王妃寒暄,一旁的王氏则扯着手帕有些心不在焉,不知道心里在想什麽。
贾母坐经还有一会儿,北静王妃则是不能等着贾母一同下山,北静王妃先离去,贾母则让桑梓和王氏送送北静王妃,不过北静王妃拒绝了王氏相送,只让桑梓跟着走走,让王氏在这里照顾贾母。
贾母看出北静王妃估计是有体己话要和桑梓说,便同意了下来,只让桑梓好好送送北静王妃,让王氏在这里与她一同坐经。
“听说琏儿去扬州了?”北静王妃笑着问道。
“去投奔他姑姑去了,扬州那里适合念书,学风盛行,琏儿之前都是在府上闭门造车,学问上连一个讨论的人都没有,去年他参加院试,便是去了扬州的书院念书,觉得比在府上只听先生授课要好得多,把老太太送回京城了,他这不就着急忙慌的去扬州继续念书去了吗。”
“你们家的孩子都是好学的,不像我们家的。。。。。。。”北静王妃叹了口气。
“情况不一样,不管怎麽说,世子日後可是能继承爵位的。”
“你家不也有爵位。”
“那也只有一个,我们家的孩子这麽多,最终还是要自己谋求出路的。”
“可是陛下已经给琏儿赐婚,琏儿如今醉心学业,日後成亲可怎麽是好?”北静王妃道。
桑梓听北静王妃这麽说,瞬间就回过神来了,笑着问道:“是有谁打听到王妃这里来了吗?”
“你还是这麽聪明,是杜家三房的夫人担心,贾家接了赐婚的圣旨琏儿就去扬州了,她担心贾家对这门婚事不满。”北静王妃解释道。
“我们能有什麽不满的,不管怎麽说,杜家都是陛下的外祖家,而且杜三郎还有救驾之功,说起来是我们家高攀了,琏儿去扬州,确实只是为了学业,自从去年琏儿考中了秀才,便一直都在京城,今年上半年又陪着老太太去了一趟金陵,时间耽误了不少,学业这事儿不进则退,琏儿还想继续往上考,自然不敢再耽搁时间,这才马不停蹄的去扬州。”
“我自然明白,男人嘛,都想建功立业,凭借自己的努力往上爬,而不是借助家中助力。”
“我们家的孩子都还挺要强的,如若一直享受祖辈的荫封,总会坐吃山空。”
“这倒是,那我去回了杜家夫人?也让她安安心?”北静王妃笑道。
“多谢!还麻烦你,再起一个局,替我约杜家夫人和小姐一起说说话,这事儿是我们没做好,让杜家夫人和小姐忧心了,得好好赔罪才是。”桑梓笑道。
“我替你解释就行,还用得着你专门去赔罪?”
“这事儿确实是我家没做好,说到底也是为了安杜家夫人小姐的心。”
北静王妃明白了桑梓的意思,到底是可怜杜家三夫人母女,明明是自家相公的救驾之功,最後功劳都算在了其他房的人身上,自己这一房还没一个男丁,即使有救驾之功也不受待见,估计杜家的人还觉得三夫人母女命不好,克死了杜三郎,万一再让杜家三夫人小姐觉得自己也不受贾家的待见,诚惶诚恐,怕是更加的不好,还不如找个机会,把事情说开,免得人家误会。
“行,这事儿放在我身上。”北静王妃一口应下。
桑梓连忙感谢,不过被北静王妃给拦住了,只让桑梓在贾琏成亲那日给她封个大红包就成。
送完北静王妃,桑梓回到贾母的厢房,就发现元春等在厢房外面。
“元春你怎麽出来了?老太太呢?”桑梓问道。
元春抿了抿嘴,不知道怎麽开口说话,结果贾母愤怒的声音就从厢房传了出来。
“我们家怎麽会有你这样的儿媳,你脑袋里是浆糊吗?你完全忘记了以前的事情了吗?现在又让王家和我们家扯上关系?”
听到贾母的怒声,桑梓也站在了外面等着。
“到底是亲戚,而且凤丫头年纪也大了,是时候嫁人了。”王氏心虚的声音传来。
“凤丫头年纪大了那你们就正经给她找一户人家嫁了。”
“可是到底凤丫头被她哥哥的名声连累,也找不到什麽好人家。”
“你哥哥不是京营副大节度使吗?他手底下那麽都武将,找一户嫁过去不就行了,这些武将在你哥哥手下当差,还敢欺负了凤丫头不是?”贾母怒道。
“那怎麽能行呢,如今天下太平,武将能有什麽出息?都说高门嫁女,还得仰仗我哥哥,能是什麽好人家。”王氏嫌弃道。
“哼!你们王家这是打算缠定了我们贾家?凤丫头好好的正头娘子不做,跑来给我家琏儿当妾,你真是凤丫头的亲姑妈吗?有你这麽害你侄女的吗?”贾母气得不行,且不说王家要粘着他们贾家,就说说好端端的姑娘,你嫁过来做妾,妾是什麽?可以随意打发的。
“怎麽是害她呢?再怎麽说都是多年的老亲,即使是一个当贾家的小妾那也是贵妾,琏儿和凤丫头也有自幼的情谊在,也不会辜负了凤丫头,如今凤丫头也没有什麽好名声了,不如图琏儿和凤丫头自幼的情谊,日後的日子也不会差的。”
王氏的言论把贾母都给气笑了,“什麽自幼的情谊,琏儿和凤丫头不过是小时候你把凤丫头接来府上住了几日,小时候相识而已,你这个当姑妈的不心疼凤丫头,非要她嫁来荣国府当妾,你怎麽不让凤丫头嫁给珠儿当妾,非得嫁给琏儿?你才是凤丫头的亲姑妈,有你这个婆婆照拂,总比老大媳妇照拂要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