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牛>往宫里打秋风的日子 > 8090(第3页)

8090(第3页)

皇帝就不是会由着人指手画脚的,遂道:“确实,只有别个适应你的份儿。”

皇帝给她箍到怀里,“在你这儿不是,不是我适应你?”

崔兰愔“嘁”了声,“那我说咱俩各睡一床被子,你配合下呗?”

皇帝轻笑:“被窝里的事除外。”

崔兰愔懒得同他掰扯,细声细气地连打了几个哈欠,转头就睡沉了。

到了寅正皇帝起来时,崔兰愔也醒了,听着皇帝叫她睡,正要翻身继续睡,想起来,她腾地坐起起来,叫住皇帝,在他转身时,过去扳过他的头,看着他下巴上红得很明显的那道口子,“怎办?都该盯着瞧了,不会有臣子问你吧?”

随即想到皇帝问朝事都是一句不超过五个字,能弹指就不会开口,朝臣们该不会于这样事上白浪费皇帝一句话,松手又躺回去,“表叔去吧。”

见她几息间又睡过去,皇帝拎起靴子到外间穿了,青麟已候在了门外,伴着皇帝飞身上檐去了。

休沐后第二日就是朝会,因着是小朝会,时候就没那样早,朝臣们于寅正到谨身殿候着,卯初到本元殿明间列好班次,皇帝卯正到后升朝。

一身明黄的皇帝,哪哪都是金尊玉贵的,独腰间挂着那个黑素绸的荷包一点不相衬。

有一阵子了,不是这个黑素绸绣栗色如意纹的,就是另一个黑素绸绣石青万字纹的,天天轮换着戴,就没见皇帝摘下来过。

朝臣们就不懂女红,也知道那样的手工和绣功绝不是宫里针工局做的,要针工局那样的献到御前,钱和早该给那些打杀回家了。

第82章雷霆想必你们都有数吧

八十二章

升朝时,皇帝在丹陛宝座上,隔得远,也不能直面天颜,朝臣们还没注意到。

下朝后,皇帝照例到西阁里召对朝臣,最先一拨儿的几位阁老就瞧见了皇帝下巴上明晃晃一块破皮。

几位阁老面面相觑,说皇帝是大郢历代皇帝里最难伺候的都不为过,唯有百伶百俐的才能留在他身边,随意拎出哪一个都不可能给皇帝刮面刮出伤来,还是那句话,那样的钱和岂会容着。

再想想那两只荷包,虽觉着不可思议,几位阁臣都想到了,皇帝身边很大可能是留了位宫女,且还是不大会服侍人的。

存着这样的想法再观皇帝,更加佐证了这点。

皇帝面上虽还是一如既往的寡淡表情,眉眼间却舒展了许多。

几位阁老都看向李首辅和申阁老,如今内阁里是以两人为首,分了两派。

之前内阁里都是以李阁老为首,多数事都是他一人拍板定夺。

皇帝登基后就不是这样了,议事时他要求阁臣们直抒己见,他觉着可用就采纳,不可用他就搁置了,按自己的想法来。

皇帝这样做法,让因着李首辅排斥,久不发声的申阁老大胆直言起来,皇帝几回采纳了他的提议后,郑阁老站到了他一边。

韩阁老和冯阁老仍坚定站在李首辅身后,以他马首是瞻。

见申阁老和郑阁老均没有上前询问的想法,在李首辅的示意下,冯阁老上前,“陛下,国事虽重,也不好疏忽了龙体。”他往自己下巴上比了,“宣太医来给您看下吧,如此我等才能安心。”

就见皇帝弹了下手指,侍立一旁的不言开口道:“陛下让继续说事。”

冯阁老只得讪讪退下。

韩阁老接过李首辅的眼神上前道:“既说到这里,臣有话必得说了。陛下已年二十有六,如今膝下空虚不说,后宫也无一人,为江山子嗣计,陛下该将立后选妃之事放到前头来。”他咽了下口水,大胆进言道,“陛下乃天下最尊贵之人,不该由那等粗鄙的女子近身,还将龙颜伤了,我大郢多少名门闺秀,那些才是能与陛下匹配的……”

“啪”地一声响,却是陛下手上虚空弹了一指,一枚黑石子一样的物事带着劲风打出来,没等看清是何物,就见韩阁老痛呼一声后,跪伏在地。

“叉出去。”皇帝说了进西阁后的第一句话。

明明不大的声音,外头候着的两名麟卫却能听见,恭身进来将仍抱膝呼痛来不及反应的韩阁老拖了出去。

高宗后,终宣宁帝一朝都没见他杖廷过朝臣,以致于朝臣们都忘了,赵家血脉里可是有很强大的杀性的。

都说皇帝有不弱于暗麟卫的武勇,只逼宫那晚见识到的,康王被圈禁着,那几个指挥使也都下了天牢,剩下谁都说不出所以然。

皇帝每日都是一副懒怠说懒怠动的样子,慢慢朝臣们就觉着那些传言不实,很大的可能是皇帝身边的为着显示皇帝的威武而有意传的。

这会儿亲眼所见,才知道皇帝真的有身俊功夫,就算比不得麟卫,却是能凌驾于一般护卫之上的。

李首辅不愧是能经三朝不倒的,初初的惊吓过后,很快就收拾好情绪,上前道:“阁臣不比一般,纵算是言语不当些,陛下也不该如此羞辱,外头诸多候着的朝臣,这让韩阁老往后如何立于众朝臣之前?朝事本就繁杂,若韩阁老再生了怯意,往后不敢进言,我等更要忙不过了。”

皇帝从案上玉盒里摸出两枚棋子,于手里把玩着,几人反应过来,才皇帝弹出的就是一枚黑棋子。

想到韩阁老呼痛时的呲牙咧嘴不顾形象,那一下打的力道该不是一般的疼。

现皇帝手里又抓了两枚棋子,心里不免惴惴,深恐他再瞧哪个不顺眼直接两枚棋子都打出来,冯阁老下意识就往后退了两步。

李阁老仍是当首立着,不见退缩,显得很有风骨。

最了解一个人的往往是他的对手,申阁老可说知李首辅甚深,只他看出来,李首辅这会儿是有些外强中干的。

见都没了话,皇帝给了四个字:“不用也罢。”

这段时日下来,朝臣们已能领会不少皇帝简略的话语,不必不言句句都展开详说。

这会儿也是,几位阁老立即反应过来,皇帝这是将韩阁老移出内阁了。

皇帝又吩咐不言:“宣姚侍郎。”

不待不言吩咐,门口候着的谷丰快步奔了出去。

皇帝根本不同内阁商讨,就补了他亲表兄姚家四老爷进了内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