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说呢,昨儿我大姐在天福寺给我求了个必得贵婿的签,她还说正应在姚家的亲事上,现在亲事不成了,看她再要怎么说?”崔兰愔转了话题。
“姚家算不上。”
崔兰愔给签文说了,“按这上头说的,只能是姚家了,若不是表叔,我哪够得上姚家,比姚家还高的,就更不可能了。”
崔兰愔也不要卫王回她,“表叔往后还是给我找个比姚家低一层的人家吧,那样有表叔给我撑腰,我的日子才舒坦。我想过了,高门大户里弯弯绕绕太多,姚家房头又多,娶回来的媳妇多是同姚家门当户对的,里头的事儿多着,应付起来太累了。”
“若是那样,我就不急着嫁了,正好跟在表叔身边多学学眉眼高低,只到时表叔可别嫌我留久了。”
崔兰愔已想好了,怎也要给卫王从那样的想法里拉出来,不然她没法安心嫁人。
“你想好了?”
“嗯。”不想卫王又冒出那样的话,崔兰愔也想哄他开怀,“姚五公子和姚六公子都不如表叔好看,表叔你是多一分则腴,少一分则寡,所以表叔你才不老迈,人家芳华公子都比不得你。”
第42章宜安殿不该误会表叔
四十三章
崔兰愔看到卫王压下嘴角,想到上回因着“老迈”的话题惹翻他的事,忙补充道:“表叔,我是真心夸你正当年,你不要误会我。”
“我有那么小心眼?”
你就是有!可惜崔兰愔只敢腹诽,嘴上却是,“是我小人之心了。”
见卫王眉目舒展了,崔兰愔才问道:“表叔,哪日是姨祖母忌日,咱们要往哪里祭拜?”
“二十一日,去不得皇陵,就在府里家庙吧。”
因着宣宁十九年迁都应城,三年来只清明时宣宁帝会派遣官员往燕城皇陵祭拜,正旦和中元等节日都是在宫里奉先殿祭拜。
只有皇后的牌位能进奉先殿,嫔妃们除却皇陵,也只得子嗣们在家里设牌位祭拜了。
“我祖母去后都是我跟着母亲准备祭品,等我去找长史,这些似要找王府里奉祀所。”
“不必那么繁琐,去敬个香就好。”
过了三年忌,后面都是年节祭拜了,于忌日还拜也没那许多讲究了。
理是这么个理,,崔兰愔还是道:“我第一回见姨祖母,不好失礼,还是准备几样祭品吧?”
“嗯。”卫王没再反对。
卫王每日说的最多的就是“嗯”了,听得久了,崔兰愔已能分辨出不同,比如这会儿,这声“嗯”拖了点尾音,就表明他心绪不错。
这样就很好,只要卫王还于世俗上的事上心,就不到最悲观的时候。
只是,看破的人还会介意被说老迈,满天下大概只卫王这样一份儿了。
说着话就到了卯正,不言在书房外轻轻叩门:“爷?”
卫王不知从哪里摸出个黑棋子弹到了门上,不言跟着开门进来,熟门熟路地在门后捡了棋子才过来。
这种熟练程度,显见卫王平日都是用弹棋子叫进的。
崔兰愔很想说,喊一声“进”不比弹棋子省事多了。
卫王后面就该洗漱更衣了,崔兰愔对随后进来的不语道:“给我拿件外衫来,咱们回春溪阁。”
艾叶和桑枝早都准备着,只卫王的书房就不言和不语能进,昨日不是崔兰愔发病,两人根本踏不进门。
而到了晚间,不言和不语也不能留在书房,卫王要服侍有摇铃可以唤人。
不过不言给她们说了,打他服侍起,卫王晚间就没唤过人,摇铃从来没响过。
所以待到了卫王平日安寝的时间,不言喊了出去时,艾叶和桑枝只得跟着出了书房。
崔兰愔发病服药后都是一动不动的昏睡,其实是用不到人,只是守习惯了,这一放手两人心里就没着没落的。
两个一晚上几乎没睡,因着摸不准崔兰愔还要在这边呆多久,将她要
用到的都拿了来。
这会儿一听不语叫进,两人赶忙进了,待见到崔兰愔言笑晏晏地同卫王说着话,这场发作该是过了,两人心里的大石落了地。
听崔兰愔说要回去,两人恨不能生出四臂,立时给她抬走了。
她们怎也没想到卫王会百无禁忌到如此地步,留崔兰愔住了,他不避开,留个服侍的守着也好,就这么孤男寡女住了一晚,再是长辈也不该呀。
艾叶拿出件大袖的长褙子给崔兰愔套上,有这么一件大的遮着,不走近是看不出细节上的疏漏。
头疾发作后,崔兰愔的头皮经不得拉扯,见不到淤青肿胀,碰一下却是皮肉受了淤伤一般的疼,一般松松地梳个辫子养一日就好了。
桑枝用手指小心地给崔兰愔的头发通顺了,就要给她编起辫子。
“挽起来吧。”崔兰愔道,“待会儿出门不像个样子。”
确实,自己院子里怎么穿戴都无事,这里是卫王府外殿,往后面春溪阁去经过的地儿就多了,也会遇到卫王府里各所司的人,这样居家的打扮被人瞧见了不大成体统,又是在书房住了一晚,就算是发病时不好搬动,传出去一星半点,崔兰愔就没有名声了。
“那小姐我轻点儿,疼了你告诉我。”桑枝嘴上是这么说,手上却迟迟下不去手。
卫王弹了一指,眼往崔兰愔那边扫了一下,不言在书房呆了这么段日子,已很会揣摩卫王的想法,试着道:“府里有软轿。””
看清了卫王两指两弹,不言知道自己猜准了,转向崔兰芝那里,“二小姐家常穿戴就好,我去找个轿子给你坐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