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三个话本故事,琪风书社的名头,彻底在府城和定远县留下了名号。
顾佳琪收到信知道话本进度后,就已经在想着,继续维持顺心酒楼寄卖模式了。
在目前所有的书稿量,还不足以撑起一家话本铺面。
大头销量让与墨香书局书局,也能让自己短期内缓口气,积累更多现银资金。
年内还要再开两家酒楼才是。
这铺子也不能胡乱开,散沙似的以后不便管理。
横竖他们要进京的,那就朝着南边开。
等后年要进京时,这一路都有他们的铺子,沿路也好有个照应。
顾佳琪心中思路越发清晰,对未来的钱途很有信心。
等她写了几页纸后,才听见顾北诚在喊。
“琪琪,爹娘回来了!”
顾佳琪连忙放下笔,起身走出去,又转身添了一件夹棉半臂。
等她出去,就见田畈上有火把光亮,果然是爹娘回来了。
等驴车来到院门口,兄弟俩连忙去帮忙将驴车赶进棚子里去,又是喂水又是喂草。
顾岳祥也往下拿了两个大箩筐,顾丰氏则是笑着拉闺女回屋说话,外头到底风凉。
进了厨房,顾佳琪连忙倒了两杯热茶给爹娘。
“娘,二表哥直接回李塘村了?”
“嗯,在镇子外头,见到你外公和大舅也赶了驴车等在那儿,他们就一起回去了。”
“我估摸你二表哥明儿还得来,这次去到府城,他就提过也想去府城找点活儿做。”
“你爹与他说,若不嫌辛苦,以后我们做了糕点,让他赶着驴车在府城沿街叫卖,府城肯定比县城能赚钱。”
顾丰氏喝了口热茶暖了暖,这才笑着开口。
“爹娘还想做糕点呢?”顾佳琪诧异。
因为他们要带着那么多村里少年去写话本子,光是洗衣做饭就够爹娘忙的了。
为顾家铺路
柳君逸一个人住的院子,还有一对老夫妇负责院子里活儿呢。
可他们除了自家还要带九个人的,十几个人的工作量呢。
“你爹说了,糕点铺子有人干活,不需要咱们去指手划脚。”
“毕竟咱们也没从一开始就沾手,别惹铺子里人不痛快。”
“今儿看那宅子是真不错,宽敞得很,就咱们住里头还有些闲置了。”
“厨房也比咱们家的大,光是大灶就有两个、小灶三个。”
“厨房里的东西包括那些锅碗瓢盆、蒸笼、小磨、水缸、桌凳、碗柜什么的,一整套都留下了。”
“主家只带走了紧要贵重的物件和家具,也留了不少简陋些的应该是下人用的家具。”
“咱们写话本需要桌椅,君逸说再给你添张软榻和妆台、衣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