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就捞着写话本子的活儿了。
上作文课时他们也来听过,对顾佳琪佩服得不行。
知道顾佳琪看过许多话本还有游记、杂记、文章后,更是不敢小觑,也不敢大意。
一个比他们小几岁的小姑娘。
就因为长在大户人家,就能和他们一样启蒙读书认字,却读过的书比他们还多。
他们可不好意思小瞧了这个小姑娘。
而顾佳琪同样不会轻看这些初出茅庐的少年们,他们可是自家书社未来的主力写手。
她允诺他们,若在这一年内他们能不用她提供的细纲资料,而是全程写出自己创作的话本故事。
价钱给到单册十两。
前提必须是他们自己想的,而不是模仿挪用她的。
钱有,前提是他们自己凭本事拿。
但顾北彦却泼他们冷水,提醒他们。
利益再大也要吃得下,好高骛远小心鸡飞蛋打。
怎么也要练上一年半载,有十足的把握再出手。
用手段抢生意
而他们现在还共用着一个山居散人的名号。
等能写单册时,就会再用新的名号,同类型的书一个人只能用一个名字。
故事是顾佳琪提供的,养起来的名号也只对应这个类型。
一年后若不愿意给顾家的书社写了。
去别处时就要另取属于他们自己的名号,不能将在顾家用过的名号带走。
顾北彦给他们解释过,这些名号对应的是妹妹给他们的细纲。
将来他们不用这些细纲而只写自己的书,除非一直模仿,不然肯定风格不同。
别到时被人发现代笔之事,对书社名声有影响。
且他们离开之后,顾家书社只能关门不成?自是要继续用这些名号的。
少年们到没那么在意名号,纷纷表态,说一年后也继续给顾家书社写。
除非顾家不需要他们了,不然必要优先投给顾家。
有了这么多写手,话本子生产线算是在稳定发展了。
顾佳琪想着话本铺子的事情。
上回柳君逸来信提了几句,他同窗周子良已写完三册,加上顾北亭完成的两册。
用做好的简易撑脚书架,摆在顺心酒楼柜台后边。
每一个客人要结帐就会去柜台边,就能看见那些话本子,酒楼小二也会向客人推销。
最近柳君逸还请了个说书先生,在顺心酒楼说游侠故事,给顺心酒楼带来一批客人。
被顺心酒楼带动,如今府城其他酒楼和茶楼也增加了说书先生。
只不过说的是谁的话本,就不一定了。
但说书也是有规矩的,不是看过话本就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