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那我不强求字数了,看将你安排的细纲写完整,最后有多少页吧。”
话本子的印板一样,最后字数差别不大,单册的页数自然也能控制住。
行市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规则。
即使你写成短篇、中篇、小中篇,也要遵循这种规则。
顾佳琪见还不到中午,娘也没有回来做中饭。
她也不去厨房里干活儿,而是很快也在桌前坐下,准备多写几个短篇出来给哥哥们练手。
累积多了,哪怕不能印成话本册子,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为之后写长篇做准备。
若能出册子去卖,也需要累积大量的故事。
不能等自己打开这扇窗,自己还没看到什么好风景呢,就被别家跟风的人挤成一道大门。
利益太快被刮分,可不太好。
有了这个思路后,下午她又自己写一个万字篇幅的故事。
一页纸以同等板书去算,大致写完是多少字,还是能算个大概的。
而这个故事在夜里写完,又写了一个短篇细纲后这才睡下,没有再熬夜了。
第二天早饭时,就发现大哥已经去县学了。
“大哥怕吵着你,他手头的还差着些没写完,将书稿带回县学去了。”
“说重阳诗会前肯定能写完,也要修改一下。”
“大哥说这个不找代笔,只是一篇长文不怕被人发现。”
“到时就说是话本子,也就不会有那不识趣的人吵着要看了。”
顾北彦解释。
读书作文章,同窗朋友们喜欢到一块儿品鉴、解读,方便互相进益。
若是抄书只为赚些笔墨钱,大家各自相安,没什么探讨的。
写话本子在读书人里不是什么稀奇事儿,但也不会宣扬得人人皆知,更不会闹着要看。
当然也要防止被小人盗稿据为已用就是了。
顾北亭接手的是几万字的大中篇,便是要学、要改,难度也比弟弟们的大得多了。
顾北彦接手的是万字篇,已经改完了,一脸不好意思地交给妹妹检查。
顾北诚昨晚写故事也写得有些晚,只是抓耳挠腮半天,直呼没有抄书容易。
抄书只要字不差,不出错,专注点还是能写很快的,个晚上就是三十文钱,一点儿也不操心。
可是写话本子,哪怕妹妹已经将详细故事概要都写出来了,可他要怎么行文?
光是提笔就让他纠结了好久,最后在二哥的提点下才勉强上手。
他不肯将自己写的故事拿出来,只说等晚上还要再改改。
一家人哪里还有不明白的?也没人催他。
接下来几天,顾佳琪除了给二哥、三哥提供万字篇的细纲,就是自己开始写五万字的系列中篇。
五万字是单册字数,原本也是话本行情里的单册、上下两册、上中下三册的基本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