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目前话本里的主流行情。
她想要涉足话本行业时,就考虑到用长篇拉长读者期待值,进而提升话本销量。
当时就放弃了这种单册、上下册的短故事。
只是为了教哥哥们上手写话本子。
从几千上万字的短篇到小中篇、中篇、小长篇,仿佛又回归了话本的主流规则里了。
其实不然。
她在为话本杂志模式探路。
如果到时候不同字数的篇幅搭配一下,凑成单册,这种路子好走,就是打开了那扇窗。
如果不好走,出完手中的稿数,哥哥们也熟练了写法。
再练几本单册、上下册、上中下册,最后不就能顺利写上十二册的长篇了嘛。
等她去府城时,就和柳君逸商量一下,只要带的书稿足够,同时印出两、三册来……
到时就在已经开起来的顺心酒楼的柜台旁边摆一个小书架子。
来酒楼的客人见了必然好奇,就由掌柜顺便卖卖,就说是南边的琪风书社熟人寄卖的。
酒楼都有定席外送的服务,糕点铺也可以往茶楼送货。
酒楼的客人里难道就没有话本读者吗?
只要先打开琪风书社的知名度,再开铺面不就是提前预热暖铺了?
为了这个计划,顾佳琪又进入了每天写字阶段。
九月初六晚上,顾北亭回来了,将写完改完的五万字书稿交给了顾佳琪,还带回不少抄书的纸。
他们写话本为了方便修改,会先用竹纸写底稿,改完之后再誊抄到平时抄书的纸上。
这种有线格的纸,有抄书经验的人写完一页就大概有数了。
也因此,话本内容最后交来,就已俨然成为了单册书了。
顾佳琪看着整洁的板书,很是满意,也相信以大哥的学识,他肯交出来的内容肯定是质量过关的。
“妹妹你已经攒下不少稿子了,接下来得停一停,你还有抄书任务呢。”
知道顾佳琪这几天都在赶短故事后,顾北亭忧心地提醒。
出门在外,钱就是路
毕竟接了任务,就不能拖拖拉拉失信于人了。
顾佳琪知道这个月不能再做别的了,好在中篇也有几篇了。
二哥上手快,几乎是一天一个万字篇修改版。
三哥也刚刚找着方向,不再像刚开始时抓耳挠腮,也不再嘀咕没有抄书容易。
“知道了,等你从府城回来,我应该能写完一册了。”顾佳琪笑道。
上个月是家里要做的事情多,如今家里农活儿都是爹娘在做,也没有急赶时间的活儿。
西厢两层已经建完,刚刷完第一遍石灰,等晾到月底将门窗安好,再遍一遍石灰。
就能正式投入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