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有些计划没有立刻就说出来。
目前的酒楼、糕点铺子、秋收后的田庄以及年内看情况开起来的干货铺子。
得按先后顺序去完善,还没轮到的生意不用早早拿出来。
比如干货铺子里要卖的红薯粉、皮蛋,也需要时间囤货。
而她还要做的五香干子、熏豆腐干等豆制品,品种和口味是很多的。
她需要去府城亲自试做教艺才行,光靠书信,没个参考的并不好做。
且全靠嘴上说、方子中写,家里人会觉得她的脑袋里都装了什么?
当着家里人的面儿,假模假样地上手试试,试出好东西来,也还有个自圆其说的台阶啊。
这么想着,顾佳琪压下心中的着急,决定缓一缓。
接下来最重要的事,也是最让他们确定不下的难题,就是话本铺子了。
吃喝上的事,只要有手艺就都不叫事儿。
话本子涉及的问题复杂一些,就看柳君逸那边如何破局了。
第二天清早,顾岳祥又要去进材料时,顾北亭便搭着驴车去了镇上。
如今手头宽裕了,他直接在镇口坐驴车去县城就行。
这些日子家里都在忙着修西厢屋子,也不会再去县城卖糕点,原本打算还要做重阳糕的。
有了府城糕点铺子,这重阳糕已经在顾佳琪给柳君逸的糕点方子里了。
糕点铺赶不上月饼生意,是一定会赶上重阳糕生意的。
这是村里的利益
顾家接下来要做红薯粉,就不卖那应不会超过月饼利益的重阳糕了。
不卖还有个好处。
没人会知道府城有家糕点铺所卖的重阳糕,与顾家在县城卖的重阳糕一样。
这天,顾佳琪没有立刻继续新的话本子,而是去外头看了看各处的进度。
自家西厢已经打好地基了。
六个工匠是做惯建房子活儿的,还接过镇上和县城的活儿呢,干活儿很是细致。
各种建屋的材料都推在门前,不过为了不阻驴车的路,是堆到了往林家的方向。
还有林家人会帮着照看一下材料,以免被人顺走一些东西。
顾北彦和林云山昨天进了趟山,弄了些小猎物回来。
没有卖掉,还将林云山那一份买了过来,做成菜请工匠们和帮忙的人手吃饭。
虽然不能每天有鱼肉,但也是伙食变着法儿增加荤腥的。
只不过顾佳琪忙着在屋里赶进度,娘也不让她浪费时间在厨房里干活儿。
请的是林刘氏来帮忙做饭。
林刘氏已经知道顾家建这西厢是要干什么的,她是内定要来干活儿的。
将来顾家若搬出村子,这里的作坊会交给林家管事。
因此,如今过来帮忙也是很上心的。
只是顾丰氏叮嘱过她,先别露了风声,不没打算在村里招人,怕被人搅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