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牛>35岁重啓人生的陈丽婷 > 沿途的诱惑如流星般划过(第1页)

沿途的诱惑如流星般划过(第1页)

沿途的诱惑,如流星般划过

沿途诱惑,如流星般划过

大四,陈丽婷如愿考上了本校本专业的研究生,还用自己这几年的小存款,还完了助学贷款。

陈丽婷曾经设想过,如果财务自由了,自己最想干什麽?

想来想去,自己对豪宅豪车没什麽需求,房子环境不错丶够住就行,汽车位置宽敞点丶安全就行。对奢侈品没什麽需求,想到自己辛苦赚的钱送给了世界各大首富,只为了得到一些logo来证明自己“有钱”,陈丽婷就觉得没意义。

陈丽婷认识一些女孩子,一赚到钱就去买一些让自己心情愉悦的消费品。取悦自己,当然也很好,之前年轻的时候,陈丽婷也物欲旺盛过一段时间。

那些摆在橱窗里光鲜亮丽的奢侈品,总会让人想要幻想拥有;那些香气袭人的高端护肤品化妆品店,总会让人觉得买了就能立刻变美丽;甚至一些高科技的医美手段,打在脸上总是能立刻取得显着效果,让人觉得自己跟娱乐明星也差不到哪去。

当年的陈丽婷,工作前三年就攒钱买了三次奢侈品包包,把三大知名品牌的入门款都买了一遍,结果,拎去上班的时候,同事问:“你这包是高仿吧?仿得真好,在哪买的?”另一个当了组长的三十多岁女同事,开着奔驰上班,她拎了一个包,别人都以为是真的,但她说是假的。

那以後,陈丽婷再也没买过奢侈品包包。

单纯从用的角度来说,没有布包轻便丶能装,空包都很重。其次,还要比较小心地护理,总觉得花那麽多钱买的,不能想扔哪就扔哪。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实它没办法证明什麽,当你穷的时候,背真的别人也以为是假的;当你富的时候,背假的别人也以为是真的。

真真假假的,看透了就没意思。

就根据使用场景不同,买一些不同颜色丶大小丶功能的便宜包包,都非常好用了。而且,祖国的衣服丶包包做的品质真的没话说,很多根本用不坏。後来,很多品牌都买不到国産的了,变成东南亚産,质量都好差。

当年的陈丽婷,工作以後护肤品也逐渐升级,越买越大牌,跟很多博主学了一整套的护肤流程,涂了一层又一层,白天要涂什麽丶晚上要涂什麽丶冬天要涂什麽丶夏天要涂什麽,全都置办齐全,很少能在过期前用完的。

结果,皮肤还是越来越差,毛孔越来越大,黑头不见减少,随着年龄的增长,什麽抗衰産品也没见有什麽作用。

更大品牌的産品,好像也没有比小品牌好多少。一点点可能是有的,但远远不能对标它的价格。所以别人说,一分价钱一分货,两毛价钱两分货,三块价钱三分货。

後来,又被人推荐了医美。各种打针丶光电类的项目,隔几个月就要去做一次,做完一段时间内,效果是好的。但过了那段时间,又恢复原样,甚至更差,就要继续去补打。结果,越打皮肤越敏感,角质层越薄。

直到有一次,在脸上做了个小手术,医生禁止她三个月内涂任何护肤品,外出只让她戴帽子丶面罩防晒,洗脸只用清水。那三个月过去,陈丽婷发现自己毛孔变小了,皮肤也没有以前暗沉了,整个状态比之前好很多。

那时候,她脑海里只有祥林嫂的一句话:“我真傻,真的。”花了那麽多钱和时间,都浪费了不说,还把皮肤搞得更差。

包包和皮肤搞了,衣服自然也不能落下。可能是为了弥补自己小时候没衣服穿的匮乏感,有一段时间陈丽婷买衣服都买疯了,有时候,能买到店家送她一个拉杆箱,把新买的衣服拉回家。

什麽潮流都要赶丶什麽造型都要尝试丶每天衣服都不能重样丶同款式喜欢的颜色全部拿下。

刚工作几年的她,完全没有任何积蓄。当然,也不会有钱买房。

所以,工作八年的时候,都还在租房。在大城市租房,总是很被动的。你想要在一个房子里住久一点,把软装改造得舒服一点,但总有这样那样的原因,让你不得不搬家。自己换工作了丶合租室友换工作了丶房间内设施坏了房东不管丶住进去发现邻居很多问题丶公司搬家了丶房东要卖房了,什麽风吹草动都要搬家。

收拾一次扔一堆,收拾一次扔一堆。那些价格不菲的衣服,很多没穿几次就不时髦了,流行趋势又进展到了其他方向。再穿,就感觉是时代的眼泪。当初在商场灯光下显得那麽好看的衣服们,整批堆在床上,像山一样,可以说,跟垃圾堆没有任何区别。

每次搬家的时候,陈丽婷都能深刻地体会到,自己赚的钱都去哪了。全部变成了眼前的垃圾。

三十岁之後,她才慢慢懂得,买衣服不要买太多追赶潮流的东西,确定好适合自己的风格,然後少买点质感好的丶剪裁得体的丶款式简洁的丶颜色基础的衣服,舒服又好看,可以穿很久。

可能这些道理,这些消费的态度,很多有见识的女孩子,二十来岁就懂了。

但没人给陈丽婷教过,或者说,她没有体会过那种物质极大丰富,甚至到过剩的感觉,心里的匮乏感没有消失,所以必须要经过那样的过程,矫枉过正,最後才能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现在的陈丽婷,可能在当时的她看来,就是那种早早就会有成熟消费观的人吧。

如果有钱了,陈丽婷想首先帮助一些像小时候自己那样的女孩子。

张桂梅老师的丽江女中还没打听到募捐渠道,以後有机会去云南丽江旅行的话,陈丽婷想要去找找她,尽自己的能力捐款给她,提前通过张桂梅老师帮助更多的女孩子。

那时候,陈丽婷觉得自己像野草一样飘着的时候,是张桂梅老师的校训击中了她,像一道闪电劈醒了一个浑浑噩噩的人。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她一遍一遍地读着这两句话,泪流满面。

那一次,陈丽婷第一次在心里涌起了一种“强者”的心态。

好像她本来就应该是个强者,之前遇到的苦难,不过是为了帮助我成长。“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高山会给别人哭诉它之前被人踩踏的过往吗?人杰会沉溺于童年创伤而走不出来吗?

不会的,他们只会把一切过往都抛在身後,只看向未来要去的地方。

相比之下,之前都是“受害者”心态。

固然,从小的陈丽婷受到了很多磨难,各种辛酸实在是说都说不完。但如果自己一直是一种“受害者”的心态,只不过是到处去诉说自己受苦的过往,一遍遍地体会受苦的感觉。就好像伤口本来快要愈合了,自己却不断地撕开给人看。

别人看了後,可能会说:“啊,她好惨啊,她真不容易。”然後呢,别人也有自己的苦恼,一切还得靠自己。

只有当自己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後,那些苦难才有讲述出来的价值,只不过,是用云淡风轻的语气。

当然,人应该正确接纳自己的情绪,如果本身就是个受害者,没有受害者心态是不可能的,只是不能过于沉溺于那种对影自怜的状态里。

所以,每当受害者心态出现太长时间的时候,陈丽婷都提醒自己,“我是个强者,我是高山,我应该成为人杰,我不应该成为任何人的辅助或血包,过去的我,只会成为未来的我的养料。”

如果有钱了,陈丽婷希望能找到世界上最好的老师,可以去最好的学校,想学什麽学什麽。

如果生命最终都会归于虚无,那最有价值的就是沿途的体验。

大四暑假,一个难得没有学习任务的假期,陈丽婷报名了驾校丶新东方厨师培训班丶急救培训。

学会开车,是希望能拓展自己的活动半径。等以後有能力买车了,可能不会有那麽多时间去考驾照,所以提前学好。

上辈子,陈丽婷研究生毕业後就拿了驾照,但基本没上路过。驾照都换到第二本了,一分没扣过。不是因为她开车非常完美,而是因为她完全没开过车。

那时候,崔向东会说她:女孩子,开什麽车啊?车坏到半路你会修吗?找个男朋友开车,你坐车就好了。不行的话就打车,去哪也都方便的。黄秀英也赞同,说是啊,你开车太让我们担心了,还是别买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