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能招到飞天一号的工人……光是想到这一点,总工程师就有些激动。
这当然是最好的选择,只是……
总工程师:“他们未必愿意过来吧?”
查理:“再开掉现有的一批工人,用两倍薪水换飞天一号的工人过来。”
“高薪也不愿意来的,就看看他家有没有孩子想要出国留学的。”查理有些不耐烦地说,“这就不需要我教你了吧。你自己要是搞不定就找人事部帮忙。不管你用什麽手段,只要能把那些工人挖过来就行。”
对于查理这样的商人来说,从头培养一个工人的成本太高,还是挖别人的成熟工人更划算。
科学家丶工程师或许没那麽容易离开航天所,但还有那麽多的工人呢。
挖墙脚丶挖墙脚,就得从墙角挖起。
*
C国航天所。
晚上七点钟,唐邯青夹着一个教案来到摘星阁的三楼。
推开门,墙上是大大的黑板丶面前是讲台,再往前是一排排的课桌,课桌前已经端端正正地坐好了一个个“学生”。
标准的教室模样。
如果单看这个房间会以为这是哪所学校。
唐邯青确实是来上课的,但在课桌前坐着的却不是学生,有不少比唐邯青的年纪还要大很多。
他们是航天所的工人。
有负责焊接的丶有负责数控车床的丶有负责零件加工的……
唐邯青是来给这些工人上物理课的。
航天所专门给工人们安排了理论培训课,所里的工程师丶科学家们来上课,有时候还能听到赵所长的课。每周两次,每次一小时,自愿参加。
现代科技项目越来越复杂,对工人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航天项目,几乎都是大项目,单个工人可能只负责其中的一个小零件,缺乏对项目整体的认识。
航天所的培训课就是为了增加工人们对项目整体的认识,只有了解了整个项目的全貌,才能对自己手中的小零件拥有更深刻的认识。
一开始,有部分老工人看不上这个课。
他们觉得自己摸了一辈子的零件,闭着眼睛都能操作。其他的不敢说,要说比操作,他们比那些个死读书的嫩头青不知道要强多少倍。
所以培训课刚开的时候,只有几个年轻人来参加。
没过多久,一个好学的年轻人通过培训课上学的东西加上工作经验,琢磨出了一套改良现有模具的方法。
跟培训课老师说了之後,老师当即帮助他申请了专利。
之後这个专利被外面的公司买去。只要不是涉密的关键技术,航天所都是支持公开和转让的。那个年轻的工人一下得了不少钱。
这件事之後,其他工人们才知道什麽叫“书中自有黄金屋”,什麽叫“知识改变命运”。
谁不想有个盖上自己名字的专利,况且专利费还不少呢。
其他工人一琢磨,一个个全都结伴来上课了。
到了现在,几乎每次培训课教室都是爆满,工人们学得无比认真。
唐邯青的这次培训课,除了按照之前的进度教了些电磁学的知识,最後留出十分钟说了点宇宙星系的基本知识。
如今航天所已经走在第三步路上,不久就要真正上手建造宇宙飞船。工人们需要对宇宙星系有一些简单的了解,这样才能更明白自己手中每一个零件的意义。
课程结束,一个好学的工人拦住他,问了几个理论问题。
这名工人叫孙勇,最近在捣鼓数控机床,想要提高手中机床的效率,但其中还有一些问题没想明白。
唐邯青将几个问题条理清晰地解答了一遍。
孙勇一边听一边拿笔记了下来。听完,他脑中的想法确实更明晰了一些,但还需要回去慢慢整理清楚。
两人最後离开教室。
孙勇关好灯关好门,笑着说:“等我把手中机床效率的问题解决了,肯定能搞个专利。到时候申请的时候还得麻烦您帮我把把关。”
唐邯青:“有问题尽管找我。”
其实孙勇手上已经有一个专利了,如今航天所里手上有专利的工人可不少。
两人一边往摘星阁外走,一边闲聊。
孙勇:“唐老师,最近有人挖你吗?”
唐邯青朝他投去一个疑问的目光:“?”
孙勇:“最近有个国外公司来挖人,跟好多人都联系了,没跟您联系吗?”
唐邯青摇了摇头,然後问:“什麽公司?”
孙勇:“就那个国外很有名的斯塔星。”
听到这个熟悉的公司名,唐邯青微微蹙眉,问:“有人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