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牛>在灭世前当神医 > 第248章 林玄的沉淀(第1页)

第248章 林玄的沉淀(第1页)

玉京的风雪,似乎刻意避开了七皇子府邸这处幽静的客院西厢。与秦越人那弥漫着炭火与孤寂的房间仅一墙之隔,林玄所在的厢房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

窗扉紧闭,隔绝了外界的严寒与喧嚣。室内并未点燃炭盆,却并不寒冷,反而流淌着一股温润、蓬勃的暖意,如同初春时节被阳光晒暖的溪流。这暖意并非来自炉火,而是源自静坐于蒲团之上的林玄本身。

他盘膝而坐,双目微阖,面容平静,呼吸悠长而细微,几乎与这室内的暖意融为一体。葬龙渊一战的惨烈与透支,在他身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脸色依旧带着几分失血后的苍白,眉宇间残留着难以驱散的疲惫,识海深处,那强行沟通天地、引动“生气通天”奥义时留下的灼痛与裂痕,如同无形的烙印,时时提醒着那越极限的代价。

然而,他的气息却异常沉凝。不再是战后初时的虚弱飘摇,而是一种历经风暴后,沉淀于深潭的厚重。每一次悠长的呼吸,都仿佛带着某种奇特的韵律,引动着周围稀薄的天地灵气,极其缓慢却坚韧地渗入他枯竭的经脉与识海,修补着那些创伤。

他的心神,并未沉入彻底的忘我,而是反复回溯着葬龙渊那决定性的瞬间。

意识深处,景象重现:

遮天蔽日的幽影裂缝如同深渊巨口,喷吐着令人窒息的绝望与毁灭。渊兽的咆哮震耳欲聋,守一营将士浴血的身影在邪影中不断倒下,铁牛庞大的身躯被“虚无死光”的余波撕裂,墨离的器械在自爆中化为齑粉……死亡的阴影浓重得化不开。

就在这至暗时刻,识海中那枚源自陈伯、承载着《素问》真意的玉简,骤然迸出前所未有的璀璨光芒!一种源自生命最深处的本能,一种对“生”的极致渴望与呼唤,冲破了恐惧的桎梏,驱散了精神的重压。

“吾之气,即天地之气!”

这不是狂妄的宣言,而是在生死边缘,对《生气通天论》真谛最直接的、血肉交融般的领悟!那一瞬间,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孤立渺小的个体。脚下破碎的大地,那残存的地脉深处,传来微弱却顽强的搏动;空气中弥漫的草木焦糊气味里,潜藏着未绝的生机;甚至那些浴血奋战、心怀守护信念的将士们身上升腾的“正气”……这一切,都成了他感知的一部分,成了他可以引动的力量源泉!

他放弃了固守识海,放弃了对抗那无孔不入的幽影侵蚀。而是将自身彻底“敞开”,如同一条干涸的河床,主动去承接、去引导那散落在天地间、残存在生灵心中的“生气”。

双手虚按大地,不是索取,而是感应,是共鸣!

意识无限延伸,穿透焦黑的土壤,触摸到大地深处那被幽影污染、近乎枯竭却仍在挣扎搏动的地脉本源;拂过倒伏焦枯的草木,捕捉到根系深处那一丝不肯熄灭的生命火种;掠过浴血同袍的身躯,感知到他们守护家园、对抗邪魔的坚定意志所凝聚的“浩然之气”……

这并非简单的力量借用,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同频”与“共舞”。他自身的精、气、神,在这一刻仿佛化作了天地间“生气”流转的一个节点,一个放大器。以身为桥,以神为引,将那些散乱、微弱、濒临熄灭的“生”之力量,强行汇聚、统合!

青色的光芒自他周身穴窍喷薄而出,越来越盛,越来越凝练。那不是真气的光芒,而是纯粹生命力的具象!是草木复苏的嫩芽,是溪流解冻的欢歌,是地脉深处不屈的脉动,是万千生灵守护家园的祈愿……所有属于“生”的力量,被强行唤醒、汇聚!

最终,一道贯通天地的巨大青色光柱,带着沛然莫御的生机与净化之力,狠狠轰向那代表“死”与“寂”的幽影裂缝!

这景象在林玄的识海中反复回放,每一个细节都无比清晰。每一次回溯,他都能更深刻地感受到当时那种玄之又玄的状态——那种将自己彻底融入天地“生气”洪流,却又保持着一丝清明意志去引导它的微妙平衡。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

《素问·生气通天论》的经文,不再是玉简中冰冷的文字,而是伴随着那惊心动魄的回忆,在他心间流淌、共鸣。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沉甸甸的生命重量。

他此刻的“沉淀”,便是在这反复的回溯与体悟中,将那越极限、近乎燃烧生命的“生气通天”境界,一点点掰开、揉碎、消化,使之真正沉淀为自己的底蕴。

“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

他细细体会着当时强行沟通天地时,那狂暴驳杂的“苍天之气”中,如何艰难地剥离、引导出一丝丝相对“清净”的生气。这过程凶险万分,稍有不慎,便是被天地戾气反噬、神魂俱灭的下场。如今安全的环境下,他尝试着更细微地去模拟、去控制。指尖无意识地微动,一缕极其微弱、几乎不可察觉的青色气流,如同初生的小蛇,在他指尖缓缓缠绕、游走。这气流虽弱,却蕴含着纯净的生机,远比直接吸纳天地灵气要精纯温和得多。这便是初步梳理、引导“天气”的雏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

“传精神”,便是精神内守,意志坚定如磐石,这是引导天地之气的根本前提。葬龙渊那一刻,是求生与守护的意志达到了顶点,才勉强支撑。此刻,他收敛心神,识海中《上古天真论》的奥义自然流转,“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那因强行爆而受损的识海,在这宁静致远的意境中,如同干涸龟裂的土地得到春雨滋润,裂痕在温养中缓慢弥合,精神力反而变得更加凝练、纯粹。对周围环境的感知,也随之变得更加敏锐、清晰。

他甚至能“听”到隔壁厢房内,秦越人那沉重而压抑的呼吸声,感受到对方心湖中翻涌的复杂情绪——那刚刚手刃大仇后的短暂释然,旋即被更深的空虚与迷茫所吞噬的沉重。林玄心中微微一动,一股温和的意念,如同无形的暖流,带着《生气通天论》中“清净”、“顺之”的安抚意境,悄然透墙而过。这并非窥探,而是一种源自生命本源的、无声的共鸣与慰藉。

他的感知继续向外延伸。

越过院墙,府邸内巡逻侍卫沉重的脚步声、远处马厩中马匹的响鼻、厨房里炉火的噼啪声……这些寻常声音,此刻在他耳中都仿佛被放大,带着各自独特的“气”的韵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