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从官府、民众手中收来的粮食,和从贵族阶级收来的粮食分开计算。”
黎筝思路畅通,一条一条的将自己的想法说给诸位大臣们听:“民众的粮食通过计算后全部平分给民众。”
“贵族们的粮食统计过后,根据的封赏等级按照两倍、四倍、六倍、十倍的规格给予他们对应的粮票,剩下多余的粮食还是平分给民众,以解决民众间的粮食紧缺问题。”
“而贵族手中的缺口,则由朝廷来统筹调剂,使用其他物资等价对换,甚至可以溢价对换,绝不亏待这些贵族。”
说到这里,黎筝忽然住了口。
不会亏待这些贵族,仅仅只是表面上的说辞。
实际上,在战争时期,璀璨夺目的满箱珠宝也比不过一仓库粮食来得更为重要。
还是那句大家都知道的著名口号“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
失去了粮食,秦国贵族们即便得到再多的等价甚至溢价物品,都无法再去供养囤积私兵了。
想通了这个关窍,黎筝心中猛然一惊。
这哪里是什么推行“粮票”,这根本就是削藩!
她是在削弱秦国贵族的利益,将权力剥夺回来重交朝廷!
如此行为,直接触及到了贵族们最为根本的利益!
黎筝倒吸了一口气,有些恍惚地想,商鞅他,是个什么死法来着?
车裂!五马分尸!
红衣少年猛然站起。
因为她突兀的动作,身边的大臣们骤地安静下来。
黎筝耳朵嗡嗡的响,却还是勉强勾起嘴角,对着众官员佯装平静地笑了笑。
“黎方才说什么来着?哦对了,说到推广“粮票”的关键,关键是——”
哪壶不开提哪壶,难道她要说关键是在削藩?
凝固了似得卡壳半天,黎筝才急智地给出了另外一个答案:“是做户口统计与管理。只有确定了手下民众的具体数目,才方便我们统筹计算,也只有知晓黎民姓甚名谁,才不容易让重要的粮食物资被人冒领。”
“在真的推行“粮票”之前,还请各位大人们先讨论下户口统计与管理的具体操作方针,黎有些事情,需要先行告退。”
红衣少年一转过身,脸上的微笑便消失了个无影无踪,她面色凝沉如水,大步离开了明亮的殿堂。
“宿主大人,”121翠绿的藤蔓神出鬼没,不知何时攀登上了黎筝的肩膀。
他慢吞吞地道:“121刚刚查了查系统百科,发现先秦时期的王族,采取宗法制统治天下,将人民当做王公贵族的私人财产在簿册上一笔带过,但经过商鞅变法,秦国想要准确的按照法律降下惩罚,将惩罚精准到每户每口、个人和九族,已经创造出了“书社”,把一里内二十五户人家的户口信息和土地信息登记在册。”
黎筝急促的脚步一顿:“那我刚才岂不是说错了?”
121翠绿的藤蔓隐蔽的缠绕在黎筝的手臂上,动作轻柔的蹭了蹭黎筝的手心,安慰道:“也不完全是,虽有书社,但使用翻找起来还是效率极低,颇为落后,要是能经过这次机会,改良一下就更好了。”
黎筝松了口气,“那我说的话也不算太奇怪。”
小藤蔓亲昵的贴上了红衣少年的脸颊蹭蹭:“121其实是想问,宿主大人这么急匆匆地跑出来,是要去哪儿?”
去哪?
这粮票推广关系到整个秦国的未来与安危,究竟怎么推广,推广到哪一步,黎筝做不了主,还得过问那位千古一帝。
红衣少年眸色沉沉道:“去见始皇陛下!”
最后那些削藩的话,虽然没能说出口,但今天能在这个殿堂之中,倾听最为先进的政策思想的,哪一个不是国之重臣?
哪一个不是千挑万选出来的人杰?
即便没有在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再过上一两息,小半个时辰,这些人精就都要接二连三的全部想通了!
可这个国家最重要的那位君王,还不知道这个消息呢!
黎筝找到嬴政的时候,他正坐在一栋小阁楼上,窗外傍着假山和人造的小瀑布,哗啦哗啦,下坠的水声悦耳不止。
“陛下小心!”
黎筝吓了一跳,大白天的小阁楼里点着烛火,嬴政玉白的手指就靠在烛火边上,差那么一点点就要挨着了!
秦始皇每日批改两百斤竹简,他的手,金贵得比得过世界上任何一个人!
嬴政同样被她吓了一跳,将手缩了回来,见到是黎筝,面上带了些笑意:“赵爱卿难得有这么冒冒失失的时候。”
黎筝盯着嬴政的手落回了安全的地方,这才有心思回答:“不是冒失,臣只是担心陛下。”
担心您的手!
轻轻颔首,嬴政挥退了所有的仆从。
不只是黎筝,他也有话要单独对她讲。
门“啪”的一下合上,嬴政温和地睨着黎筝,那神态,居然有几分像是扶苏。
雄狮收起了利爪,敛住了通身气势,掀了掀眼皮道:“说起来,你和扶苏向寡人请求赐婚也有好些日子了,”
跑来谈正事的黎筝一脸懵逼,她满心的事业脑,一下子转换不过来,动作都有些僵硬,奇怪道:“陛下怎么忽然提起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