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牛>黎筝扶苏 > 7080(第11页)

7080(第11页)

“砸!大伙儿砸死他们!当拍花子的人都不得好死!”

“居然还敢诽谤巫女大人,要不是她,我们哪儿来的水泥糊墙造房?我们哪儿来的土豆果腹?好恶毒的心,这是要叫我们恩将仇报啊!”

又是一阵噼里啪啦,无数烂菜叶臭鸡蛋飞到了崔婆梁力二人的身上,他们被糊了厚厚一层,且无手可将面孔、鼻梁下的残渣拂去,难受得像是在受贴加官似的酷刑。

这样还不够,群情激奋的百姓们自发又从家里带了一堆东西出来,一样两样,一件两件的,都是要伺候这两个万死不辞其咎的拍花子的。

没办法,“拍花子”三字实在触动人的神经,过于吸引仇恨,为了不让人群暴动,朝廷只好出动士兵将想要冲上来打砸的百姓们拦住。

即便如此,还是有人愤愤不平的冲台上吐口水。

也多靠了崔婆梁力两人的恶名,黎筝反倒成了所有民众心中那个差点被拐卖了的小女儿。

他们疼惜她,心疼她,为她感到后怕。

他们极力的将巫女白被人抹黑,但实则善良无私的事迹传播出去,希望能帮助巫女白洗清莫须有的罪名,也希望她不要因此寒心,不再将知识、技能、种子带到民众之间。

对此,一个谨慎地站在远处,从头到尾都罩在斗笠当中,没有露脸的人看着崔婆和梁力二人的惨状,转身离开了所在的酒楼。

他要回去齐国,将整件事情全部禀报给后月公主殿下。

这巫女白不仅与太子感情甚笃,在民众当中的声望也是极高,若成为太子妃,将会是太子登基的一大助力,经过这一次的失败,公主殿下再想要将其去除,恐怕很难。

嬴政那头也终于调查出了两人真正的来处。

原来此二人皆是出于齐国,天高地远地,竟横跨了整个七国来到大秦害人!

嬴政面色沉凝,指尖的信纸放置在了蜡烛之上,用火焰将其燃烧殆尽。

黎筝对此一无所知,还在忙着跟各位大臣们探讨粮票的事情。

“粮票?这让老夫想到——”

“粮签”!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也有类似粮票的设置。

那是种用竹片制作而成的形如令剑的竹签,诸侯王公要凭借这种竹签到粮库领取米粟。

黎筝在脑子里回想了下,的确是跟粮票很相似。

若是众大臣们从“竹签”上来理解“粮票”确实不错,但是,这跟黎筝的“粮票”还有所差距。

“粮票”,或者说“票证”是专门针对贫苦和物资匮乏所带来的问题而提出的解决方案,当然,总是与其同时出现的贫困时期,给祖辈们留下的不可磨灭的苦难印象,很可能被一并附加到了“票证”上头。

让人觉得只要提到“票证”,就感到勒紧裤腰带的饥寒的窘迫。

但实际上,“票证”是最大力度保证“最低收益者”利益的有效方针。

“原来如此,实行统一收缴,统一发放,确保秦国的每个民众都能有食物可吃。”

在场几乎所有人都对这个方法感到惊叹。

如此行为,一经实施,哪一个国家的百姓会不愿意到秦国来安居?

又有哪一个国家的百姓会想要放弃如此优越的政策,让自己仍旧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这是极大的惠民政策!

秦国将会成为七国中,百姓们最为推崇,最为向往的乐土!

而黎筝一直忧心忡忡的“人心”问题,也将因此迎刃而解!

第77章

“人心”二字轻如鸿毛,重如泰山,就像是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水,捉摸不定,千金难求。

黎筝也没想到自己会无心插柳柳成荫。

只是想解决粮食和棉花的问题,却稀里糊涂的收获了这缥缈难言的“人心”。

想了想自己来到战国时代的最终目的——安邦定国,再想想这近在咫尺,触手可得的人心,黎筝目露坚定。

“粮票”之法,纵使千难万险,需得过关斩将,也要把它实施成功!

而实施的首要困难,正是新中国建立后所没有,目前的秦国比比皆是的贵族阶级。

例如黎筝这样刚被封了“万户侯”的新兴贵族。

所谓万户侯,就是执掌一万户食邑以上,取代朝廷向自己麾下的万户食邑收税的位高权重者。

当然,黎筝这样举足轻重的存在,整个秦国也没有多少个。

大部分都是千户、百户,乃至更小一些的十户等等。

而问题是,税收和粮食是朝廷过去主动给出的,用来奖励这些对国有功者的。

黎筝推行“粮票”,统一收缴粮食,要不要收缴这些封赏者的粮食?

如果不收缴,平分粮食的时候,又是否要将这些封赏者麾下的民众给容纳计算进来?

计算进来,就分薄了其他民众个体能够拥有的粮食上限,会对其他民众有所不公,不计算进来,一半是有粮票的民众,一半是照原来生活的民众,岂非分裂秦国,造成阶级差别?

黎筝皱眉苦思,总算想出了一条路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