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牛>庶女上青云 > 第38章(第2页)

第38章(第2页)

从塔顶下来,素宴就安排在寺边上的院里,这里平日里也接待香客吃素斋,所以这会只要收拾一二就能摆宴。

即使是素宴顾介甫都用了心。

太湖产的佛手山药炖得软烂后用模具定型成佛手形状,上面浇了一层醇厚的野山蜂蜂蜜,浓稠的蜂蜜裹着绵软的山药,又甜又香。

嘉定产的香菇木耳红烧,吃进嘴里香菇肥厚,木耳脆生生,红烧的芡汁咸香十足,很是下米饭。

葛葱荇的粉作成千层糕,美如饴蜜。

虽然没有荤腥,但每一样菜都用了心思烹饪,丝毫没有敷衍。

吃完这桌宴顾介甫又亲自将这一行人送走,这件轰轰烈烈的接待才算落幕。这些掀起内宅风云的人物们也算是终于离开了顾家视野。

事后第一件事就是论功行赏,顾介甫除了给崔氏道谢,还给几个女儿也准备了嘉奖:“这次多亏你们帮着你们母亲,不然也不会处处井井有条。”

各个小娘子都从账房领了银子以作奖励。顾一昭和大娘子得的最多,有足足十两。

顾一昭想想这些日子的辛苦,毫不谦虚:这是我应得的!

或许是这回这两位贵胄子弟的风姿给顾介甫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便拜托了冯女官捎带着教导长子也学些宫廷礼仪。

于是顾温弘便在仅有的几个休沐日也来随姐妹们听冯女官讲课。

冯女官是懂因材施教的,平日里教导小娘子们就教她们行礼、走路这些,等轮到顾温弘来时就讲些京中高门之间的恩怨情仇,甚至还会掺杂几个《资治通鉴》的小故事。

大哥原本苦着脸来上课,可等听了几堂课后就对冯女官心服口服,恭恭敬敬执弟子礼,还作揖赔不是:“先前懈怠夫子是弟子不好。”

冯女官见怪不怪:“花枝叶下犹藏刺,你受儒家教导,一时看不起女子也是有的。”

大哥越脸红。

旁边大姐打圆场:“大哥有所不知,女官们在宫里也要上课,每日学习经史子集,再加上有机会接触朝政诸事,学问见识不见得比不过外头夫子。”

冯女官就叹息:“倒是前朝女官更自在些,朝廷送来的奏章都要由她们经手分类,挑出轻重缓急才呈现御前。如今……不说也罢。”

学生们都不敢说话。知道是前段时间顾介甫巴结王公公的事传到了冯女官耳朵里,让她颇有微词。

易大家也多了新爱好:教导四姨娘绘画。

说来也是凑巧,黄绣娘喜欢四姨娘的绣艺,时常与她探讨绣花的技艺,不提防却被易大家无意间看到了四姨娘的绣帕。

她当即惊为天人,觉得绣花的人心中沟壑无限,有潜力能培养成一代大师。

原以为是府中哪个小娘子,可却没想到是一位姨娘的。易大家寻到太太求见四姨娘,太太失笑:“易姐姐想见便见,只不过我家这位姨娘农女出身,说话难免唐突,我丑话说到前头,还请易姐姐看在我的面子上不要怪罪她才好。”

太太已经怀孕六月,肚子就吹鼓了的皮球一般,一天天大了起来。老爷也越重视这胎,事先寻访了一个医女来家中暂住,又请了一个老郎中早晚给太太把脉。

易大家当然不会记挂在心:“我怎么会怪罪这个?”

可等她见了四姨娘聊过两句就明白了太太为何提前请罪:四姨娘嘴实在是太碎了。

一会说“夫子,您瞧着年纪也不大,怎么云游四海?”,一会“夫子,您游历四方时可见过鬼?”,叽叽喳喳比家里的小娘子们还烦人。

易大家讲究修身养性平心静气,也有好几次差点没绷住。但四姨娘的天赋实在卓著,虽然易大家教导的握笔墨墨这些基础技能她掌握很慢,可是一落笔就让易大家不住惊呼:“神乎其技。”

顾一昭看不懂四姨娘所画的画到底有什么天赋,但也看得出来用笔很聪明:易大家让她画花,她就能记得画一只在花下啃食花瓣的天牛。让她画蝴蝶,她就能画一只蛛网上被网住挣扎的蝴蝶。

被易大家称赞,四姨娘还一头雾水:“从小看到的就是这么个景,画出来不是很正常么?”

【作者有话说】

萧辰(阴阳怪气版):我~生~来~最~怕~蚊~子~~~[白眼]

1《明代妇女生活》

2:帘子胡同,明北京时男性工作者聚集区。

第33章

眼看着秋风渐浓,张景宜带着儿女来拜访,拉着崔景宜的手感慨:“这段日子不曾见你,你都变了个样。”

权宦在城,官员家眷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夹着尾巴做人,平日里往来众多的人家这段日子也都没有来往,就怕被权宦盯上定一个结党营私的罪名。

崔氏低头看了看自己肚子,她如今已经有六七月身孕,肚子大了,后背也厚了,腰身更是慢慢变成了水桶。到底还是爱美之人,听人说自己身体变化了难免心情不畅。

谁知张氏下一句道:“你看你这皮子就跟抹了猪油一般,油光光透亮白,里头看露着粉,可真是比原先好了许多。莫不是偷着吃了什么补药?”

崔氏意外,随后捂嘴笑:“姐姐嘴可真甜。”,阴霾的心情一扫而空,又笑道:“听说怀了女儿的话皮肉会变滋润,莫非是怀了女儿?”

“像曦宁一样朝气满脸?我还没见过小号的曦宁呢……”张氏捂嘴笑。

“若是像元风那样也好。”崔氏自内心答,“我就羡慕元风自由自在,潇洒如风。”

不知是不是怀孕的原因,她这些日子越焦虑,不是担心孩子身体出岔子,就是担心又生个女儿怎么办?可是跟张氏聊了一会,心情不知不觉变好了,想着天塌下来也不是件多大的事。

她们大人聊天,小孩不感兴趣,元风笑嘻嘻给姐妹们说:“我娘带了阳澄湖的大闸蟹来,我们一会划船去湖里吃螃蟹。”

小娘子们自然是点头称好。

偏四娘子阴阳怪气一句:“让五娘子去布置,她如今可是管家好手呢。”

因着接待王芜之事算是圆满完成,太太对顾一昭越满意,可也因为如此她与二姨娘及四娘子之间的矛盾也渐渐变得尖锐。

用四姨娘的话来说,就是“一山不容二虎,一屋不容二狗。”,太太的心腹位置只有一个,原先是二姨娘占据,可如今五娘子后起之秀,二姨娘母女就隐约有了退居一射之地的意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