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然再次为他擦眼泪,轻声哄他不哭。过了会儿,令人心疼的哭声终于停下,排骨主动埋进纪然怀中,一边抽噎一边恢复情绪。纪然把他往自己身前搂了搂,小声问:“怎么突然哭了?”排骨吸了吸鼻子,睁开眼睛看着他,眼神却朦朦胧胧,丝毫没有聚焦。过了很久,久到脸上的泪痕都已经干透,他才带着很浓重的鼻音回答:“纪然,我好像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作者有话说】准备开启下一卷!谢谢读者朋友们一直以来的追更和支持,让我可以顺利入v,真的非常非常感谢,这篇会在下周一入v,当晚会更新两章!这本篇幅不会很长,15w字之内,全文订阅大概会在两块钱左右,如果大家愿意的话,希望可以继续支持正版!不喜欢也可以随时弃文退出,我会无条件接受一切评价,再次感谢大家了!(≧▽≦)一叶知秋的知秋街头有间方圆十里闻名的饭庄,名叫“好吃再来”,饭庄老板姓叶,其妻姓邱。店内菜品低价实惠、味好量大,服务细致周到,使人感到熨帖,过往食客皆赞不绝口。夫妻二人心善,若遇身无分文的过客,便也会不计钱财,为他们做上一碗暖胃又暖心的肉丝汤面。除此之外,店外频频有乞讨之人驻足,只为寻口馒头垫垫肚子。一番商量过后,夫妻二人特地在门口支了张桌子,上面摆着各种店内特色小吃,以及馒头、烧饼等干粮,供乞讨者随意拿取,以此抵御饥饿。这些善行被人们口口相传,街坊邻居听闻,都认定心肠好的人做的菜必定味道不错,便结伴来到“好吃再来”用餐。因此无论何时,店内都座无虚席,有时门外也会排起长队,生意做得那叫一个红火。不仅生意上红火,家庭更是幸福,常常令人羡慕。夫妻二人育有一子,名叫叶知秋,年仅十三。这孩子生来白净,面容清俊,乖巧懂事,又因口才极佳,逢人便能唠上几句,逗小孩、哄老人通通不在话下,因此深受街坊邻居喜爱。每日从学堂放学,叶知秋便会跑到饭庄充当店小二,毛巾往脖子上一挂,立马就起了范儿,再来到门口,扯着上嗓子喊上一声“客观里面请”,引得店内外皆传出赞赏意味的哄笑声,纷纷说这孩子必成大器。店里分工明确,叶老板与几名徒弟负责在后厨做菜,老板娘在前厅忙着招呼远道而来的食客,叶知秋则是哪里需要去哪里。他一会儿在柜台张罗着点菜,人们见状,常会说上一句“哟,小叶老板放学回来了”;一会儿两手端着三四个盘子,敏捷地穿梭于后厨与前厅之间,耳边不间断响起邱母充满关切意味的“当心脚下”,他早已听得耳朵起茧子,便会抽空回上一句“知道啦”;一会儿又跑到厨房洗洗刷刷,偶尔太过卖力,会被泡沫糊一脸,几名师兄便哈哈大笑,借此打趣“小秋又成小花猫了”,叶老板则是看着自家小儿轻笑,而后空开手来给他擦干净,说待会儿做两斤红烧排骨奖励如此勤劳的帮工。一提到红烧排骨,叶知秋便两眼放光,干得更加卖力了。他自小便爱吃排骨,红烧的,清蒸的,炙烤的,哪种做法都吃过。但要说最爱吃的那一种,还得归红烧排骨所属。夜深了,叶家饭庄打烊。月光照着寂静的街道,一家三口手牵手散步回家,叶知秋走在中间,同夫妻二人讲述今日在学堂发生的趣事。偶尔有那么几次,回到家中之后,先生留的作业还未完成,这时叶知秋便会挑灯夜读,邱母则在一旁耐心陪伴。得益于夫妻二人自小悉心培养,虽然年仅十三,叶知秋却早已熟读各大名家著作,不仅在学堂深受先生称赞,还常常被邻居请到家中辅导自家小儿小女的功课。附近的孩童都格外喜欢叶知秋,总是一口一个哥哥的喊他,辅导完功课,邻居们也也投其所好,以排骨作为回礼,有生有熟,有甜有咸。所以他总是会高高兴兴地拎着各种做法的排骨回家。……讲到这里,身旁人话音渐渐停下。纪然靠在床头沉默片刻,唯恐惊扰到陷在梦中的小鬼,用气音轻声说:“原来你的名字是叶知秋啊。”排骨点点头,继而回答:“是‘一叶知秋’的知秋。”许多儿时记忆已经模糊褪色,但他清楚地记得,到了上学的年纪时,曾问过母亲为何给自己取这个名字,母亲那时是这样告诉他的——“因为我们家小秋是在秋天出生的,那天家门前落下一层枯叶,枯黄中还带着点翠绿,你父亲说这代表着新生。而他姓‘叶’,我姓‘邱’,所以取我们二人之姓氏,中间加上‘知’字,最后便形成了你的名字——叶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