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一如期而至,靠山屯像在蜜罐里浸泡似的,走在村头田垅,都能闻到甜蜜的味道。
陈默扛来一把梯子,靠在林家的砖房屋檐,他踩着梯子,把“靠山药坊“的木匾,往门楣上钉,底下围了一圈仰头看的村民。
木匾是他用山核桃木削的,漆色未干,还沾着松脂的清香。
林英站在砖房檐下,仰头望着那四个墨绿大字,指尖轻轻蹭过青砖缝里新填的石灰——这是她用笔卖药钱买的砖,每一块都浸着半夜和泥的汗。
“英丫头!“李有田叼着烟杆从巷口晃过来,烟锅里的火星子在暮色里一明一灭,“我刚去后坡转了圈,你让人种的野菊都抽芽了。“他吐了口烟,眯眼打量砖房,“铁皮顶子在太阳下锃亮,比老张家那破药铺强十倍!“
围观的二柱媳妇扯了扯怀里的娃:“可不是?昨儿我家那口子还说,往后不用翻山越岭去县城卖药材,英丫头给咱把财神爷请进屯了!“
笑声像山涧的溪水淌过村道。
林英摸着颈间的玉坠,能感觉到里面寒潭的凉意透过皮肤渗出来,空间里新收的两筐党参还带着晨露,等明儿就能搬进药坊的烘干架。
她正想着要让翠花带妇女队来认认碾粉机的用法,忽听东头老槐树上的广播“刺啦“响了两声:“通知啊通知,药坊明儿起收各家药材,按斤两记工分“
这一夜,靠山屯的灯都熄得晚。
林英躺在炕头,听着隔壁小栓翻来覆去的嘀咕“姐,我明儿能去药坊看碾粉机不“,嘴角刚要翘,突然被一阵焦糊味呛得猛坐起来。
“着火了!“
外头的喊叫像炸雷。
林英抄起枕头边的粗布衫往身上套,推开门的刹那,火光已经染红了半片天。
药坊的铁皮顶子烧得蜷曲,火星子“噼啪“炸上夜空,浓烟裹着松脂的腥气灌进鼻腔——那是她刚让人存进储药区的五筐黄精!
“建国!带招娣和小栓去河边!“林英抄起院里的水桶往火里冲,靴底踩过被火烤得烫的青石板。
火苗顺着墙根的油渍窜得飞快,她扫了眼火势走向,心猛地一沉——油渍是特意泼的,从柴堆一路引到储药区,分明要毁了刚起步的药坊!
“用水桶泼墙根!别让火往储药区窜!“她扯着嗓子喊,转身却往药坊角落跑。
那里堆着她从空间里取的旧木柜,表面蒙着灰,底下压着块三尺见方的寒潭冰。
冰面结着白霜,她抄起劈柴斧猛砸,冰块碎成棱形,“哗啦“掉进装满水的木桶。
冷水遇冰,腾起白茫茫的雾气。
林英拎着桶冲向储药区,泼出的水带着刺骨寒意,火苗被压得矮了半截。
陈默举着湿棉被从另一个方向扑过来,额角划了道血口子,声音哑得像砂纸:“后墙排水沟现一只破布鞋,鞋底刻着张字!“
李有田抄着铁锨冲过来,铁锨头撞在砖墙上当啷响:“张有财那老东西!上回选药坊会计没选他,他就摔了药碾子!“
张有财被两个壮实汉子架着拖来的时候,身上还沾着泥。“我冤啊!“他抖得像筛糠,“我今晚在西坡扫药田,三十多个妇女队的都看着呢!“他指着翠花,“翠花儿,你说!我是不是从日头落扫到月上柳梢?“
翠花攥着湿毛巾的手紧了紧:“是他确实在扫。“
林英没说话。
她蹲在火场残灰前,用木棍拨拉着黑炭。
老刀佝偻着背凑过来,捻灰凑到鼻尖:“这烟子带腥,是松脂混猪油烧的——我在县药铺当学徒时,熬止咳膏才用这法子。“
他又捡起半块未燃尽的布条,指腹蹭过针脚,“这是药渣包的布,张有财总用蓝线锁边,我认了二十年。“
张有财的脸“刷“地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