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眉头略舒,环视殿前诸将,却无人敢接此重任。太史慈、朱桓虽为良将,却非自己嫡系,怎能放心交付邺城?
接连失去张合、鞠义后,嫡系将领中已无人能担此大任。
“父亲,孩儿愿留守邺城,为父亲争取时间!”
此时,袁尚挺身而出,请缨留守。
袁绍注视着他,目光中流露犹豫。上次黎阳失守、三万大军覆灭的惨败记忆犹新,他怎能对这个儿子放心?
“父亲放心,孩儿必定死守邺城,哪怕曹操父子再挑衅,也绝不应战!”
。。。
袁尚明白父亲对自己的疑虑,毅然立誓。
审配亦道:“主公,属下愿留下辅佐三公子,必定坚守至主公修好易京防线。”
“罢了,事已至此,尚儿虽愚钝,也只能用了。”
袁绍心中无奈,叹道:“好,为父便给你一万兵马守卫邺城,这次你万不可再让为父失望。”
袁尚大喜,急忙说道:“父亲尽管放心,孩儿此次必定建功立业,绝不会让您失望!”
议事完毕,袁绍命众将散去,着手安排北撤至易京的事宜。
唯独刘备留了下来。
“玄德还有何话要说?”
袁绍询问。
“即便袁公重修易京,但仅凭幽州一隅之力抵抗曹军,恐怕一年半载能撑住,又怎能支撑三五年?”
刘备话中有深意。
袁绍听后一震,说道:“玄德若有良策,不妨直言。”
“备认为,袁公唯一的机会在于说服关中马腾等西凉诸侯,挥师东进,直击曹操在河南的老巢。”
“西凉十万铁骑,横扫天下,若他们肯出兵,曹操必然退守南方。”
“那时,袁公不仅可保河北,还可争取时间,重整军队,再与曹操决战!”
刘备献上计策。
袁绍眼中光芒闪烁,点头道:“玄德此言甚是,但马腾、韩遂等人目光短浅,恐不会轻易出兵。”
“袁公请放心,备与马腾曾有旧交,愿前往关中说服他们出兵!”
刘备满怀信心。
袁绍精神振奋,急切地说:“既然如此,那就拜托玄德一行了,老夫拨给你三千精兵,立即护送你前往关中。”
“袁公放心,备定不负厚望!”
刘备毅然领命。
随即,刘备持袁绍令箭,火速赶往袁营调遣兵马。
刚踏入大帐,一名年轻文士早已等候。
“袁绍果然中计,放我来关中了,先生这脱身之计确实高明!”
刘备满心佩服,向年轻文士深深一揖。
……
“主公过奖,不过小计谋罢了。”
年轻人淡然一笑,自嘲道。
刘备再次开口问道:“元直先生,有一事我一直心存疑惑,不知是否该问?”
徐庶正色答道:“主公既然以我为友,我自当坦诚。主公但问无妨。”
刘备便道:“我刘备丢了徐州,失去了两位兄弟,孤身投靠袁绍,可谓狼狈至极。先生为何远道而来,特意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