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的门被轻轻叩响,一份印着“南洋茶业联合会”烫金字样的合作意向书,被恭敬地放在了苏悦的办公桌上。
空气中还残留着陈年普洱的醇厚香气,但这封突如其来的信函,却带来了一丝不协调的异样气息。
提案的核心,是联合开一款名为“智能酵仓”的革命性设备。
对方代表,一个叫赵文彬的男人,自称手握颠覆行业的国际专利技术,能将传统普洱茶漫长的酵周期缩短百分之八十,同时完美复刻顶级古树茶的口感。
这无疑是一块足以让任何茶企垂涎的巨大蛋糕。
苏悦不动声色地将文件推到了身旁的林仲山面前。
这位在茶山里浸淫了一辈子的制茶大师,是联盟最宝贵的技术顾问。
林仲山浑浊但依旧锐利的眼睛扫过纸页,起初只是随意翻阅,但当他看到那份核心的“复合菌种活性配比表”时,布满皱纹的手指猛地顿住,眉头瞬间拧成了一个川字。
他将那几页纸凑近,鼻翼翕动,仿佛能透过纸张闻到什么。
“不对劲。”他沙哑的声音带着一丝寒意,“这个配比……路子太野了。它让我想起三十年前,赵家那桩轰动业内的茶叶造假案,他们用的手法,和这个思路如出一辙!”
三十年前的赵家?
苏悦的目光陡然变得锋利。
那个曾经的茶叶巨头,正是因为在高端普洱中掺入劣质茶,并使用违禁催化剂伪造年份,最终身败名裂,一夕崩塌。
“赵文彬……”苏悦轻轻念着这个名字,指尖在光滑的桌面上有节奏地敲击着。
她没有立刻表态,只是对身侧的陈澜递了个眼神。
陈澜心领神会,悄然退出了会议室。
苏悦脸上则浮现出礼貌而疏离的微笑,对其他几位高管说:“看起来是个很有前景的项目。技术的事情,我们还要请林老仔细把关。市场方面,先做初步接洽。”
话音沉稳,听不出任何波澜,但无人察觉,一张无形的大网,已经以这张会议桌为中心,悄然撒开。
陈澜的效率高得惊人。
不到半天,一份加密文件就传到了苏悦的私人邮箱。
她利用自己在金融圈的人脉和对工商数据的惊人嗅觉,迅挖出了赵文彬的底细。
这个所谓的“技术专家”,名下控股的数家空壳公司,在过去几年里,与坤晟集团的数条隐秘洗钱通道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它们如同寄生虫,依附在坤晟的灰色产业链上,悄无声息地转移着巨额资金。
坤晟集团,周维的坤晟。
那个曾试图用资本巨浪吞噬苏氏茶庄的死敌。
线索在这里交汇,一切都明朗了。
这不是一次单纯的技术合作,而是一场披着科技外衣的精准狙击。
苏悦的眼神彻底冷了下来。
她当即做出决定:将计就计,假意推进合作,但要把舞台搭在自己的主场。
第二天,苏悦亲自接待了赵文彬。
她一反常态地表现出对“智能酵仓”的极大热情,甚至带着赵文彬参观了联盟最核心的生产线,言谈间尽是对其“专利技术”的赞叹与渴求。
赵文彬,一个看起来文质彬彬的中年男人,金丝眼镜背后,是无法掩饰的精明与自负。
他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自己的技术将如何颠覆整个传统茶行业,言语中充满了对林仲山那种“老古董”的不屑。
苏悦始终微笑着倾听,时而点头,时而提出一两个看似外行却直指市场痛点的问题,完美扮演了一个被新技术冲昏头脑、急于求成的企业主角色。
在气氛最热烈的时候,她状似不经意地抛出了诱饵:“赵先生,你的技术如果真如你所说,经得起实地测试。那么,我愿意代表联盟,当场与你签下批百万级的采购订单。”
百万级订单!
赵文彬的呼吸瞬间急促了一瞬,镜片下的眼底深处,一抹贪婪的火光一闪而逝,快得几乎无法捕捉。
但他没能逃过苏悦的眼睛。
“当然!当然没问题!”他立刻拍着胸脯保证,生怕苏悦反悔,“苏总,只要场地和原料到位,我明天就可以安排一次完整的试运行,让您亲眼见证奇迹!”
“好,一言为定。”苏悦笑意更深,那笑容却未达眼底。
测试当天,联盟的中央实验室内人头攒动。
苏悦不仅邀请了公司高管,还特意请来了十余家与联盟合作最紧密的核心茶农代表。
这些人是联盟的根基,他们的信任,比任何订单都重要。
赵文彬带着他的团队,意气风地调试着那台充满未来感的银白色酵仓。
他显然对今天的场面非常满意,甚至对着茶农们表了一番即兴演说,承诺未来将以高价收购他们的茶叶,用于这种“高科技”生产。
一切准备就绪,酵仓正式启动。
舱门关闭,数据显示屏上的参数开始跳动。
短短半小时后,赵文彬自信满满地宣布,第一批酵已经完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