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大早。
褚清宁还没有睡醒,就从床上爬了起来简单的吃了些早饭。
镇北的新作坊还有一大摊子事情,要褚清宁赶着过去安排。
小福驾着马车,孟林骑马跟在边上,三人朝着镇北赶去
每天这样坐马车,还真是有些累呀!
她得赶紧寻个得力的帮手,把自己抽离出来才行。
等褚清宁他们到了无字斋,作坊里干活的工人都到了。
工人们把砍回来的构树修枝、剥皮、整理。
等着浸泡的构树皮,有一小堆了。
一些在石溪村干过的村民,在作坊后面议论起,新作坊没有水的问题。
新招来的工人听着来了精神,一个个丢下手上的活计上前,听着他们最关心的事情。
知道作坊里还缺少最重要的水源,工人们开始担心起来。
“好不容易寻了活计,这才干几天呀,不会又要没事干了吧!”
“是呀,这一天三十个铜板挣着,我都和媳妇说好了,到年节都有话干了,今年过年节能给家里多割二斤肥猪肉,恐怕要失言了!”
边上一位泥瓦匠,转成小工的中年汉子说道:“你们都别瞎猜,东家花那么多银子买下了山林,又雇人建下了新作坊,不可能还没有开始就倒闭的。”
“是呀是呀,我听说买这山林和无字斋,可是花了几千两的银子,这里没有水源东家心里怎么可能没有数。”
褚清宁、孟林走过来时,正好听了工人们的议论。
她也正在为这件事情犯愁,买下这块山林的时候,褚清宁还真没有考虑过水源的问题。
在她的眼里整山的构树和竹林,才是褚清宁最看重的。
没有这些,有再多的水源也是无用之地。
“东家来了。”
议论的工人看到,褚清宁和孟林后恭敬打着招呼。
石溪村来干活的村民,还想说什么只能悻悻的闭了嘴。
孟林温和的说道:“你们放心的去干活吧!这么多银子投入进去,我们会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的。”
“是,我们这就去干活,这就去干活。”
围观的人快的散开,回到自己的岗位上,继续干着分给他们的工序。
褚清宁面上不显,但刚才石溪村村民的话,大有挑拨的意味。
和孟林、小三人在作坊走了一圈。
新建的作坊分了前中后三处,每一处的作坊都又五六百个平方左右。
作坊在无字斋西面,两者中间建了前后两个大仓库。
作坊的前后,各有一块很大的空地。
山上砍回来的构树,都存放在作坊的最后面,也是靠山林最近的地方。
想到村民的议论之事,褚清宁轻叹了一声,抬头看向后面的山林。
她一言不,怀着心思的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媳妇,媳妇,你空间不是有能爆炸的黑疙瘩吗?我们上山把水流的方向给改一下道。”
这个想法早就在孟林的心中生起,他想按照石溪村的作坊来弄。
可是,褚清宁觉得这里的山体太大,和石溪村后山的不一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