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传出去,无疑是在给朝廷,给他颜面抹黑,会民心背离的。
端王与梁王在一旁察言观色,见皇上愁云满面,心中不禁暗自窃喜。
这正是他们非常想看到的。
因为只有皇上深陷困境,他们才有机会趁机发难,夺取权力。
“罢了,你们暂且退下,让朕独自静一静。”
皇上的声音略显疲惫,他轻轻挥了挥手,示意二人离去。此刻的他,心乱如麻,已无心再批阅那堆积如山的奏折。
“臣(儿臣)告退。”
众人正欲转身迈向门槛之际,皇上忽地开口,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厉相,高悠,你们且留下。”
此言一出。
端王与高擘等人神色骤变,原本的好心情仿佛被寒风瞬间冻结,转为阴沉。
他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高悠。
高悠懒得理他们,转身走了回去。
端王与梁王悄然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随后二人并肩步出了景隆殿的门槛。
高擘与高湛等一众人,面色阴沉如水,紧随其后,脚步沉重地也踏出景隆殿。
等他们都离开后,皇上轻轻挥手,示意身旁侍立的太监们也悄然退下。
“父皇,您特地留下我们下来,可是有要事相商?”
;高悠缓步至龙书案前,语气中带着一丝探寻。
皇上神色疲惫,轻轻抬手,示意高悠、厉刚靠近说话,似乎现在他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了。
高悠、厉刚依言上前,立于龙书案旁
高悠目光触及皇上那略显萎靡的面容,不禁关切地问道:“父皇,您没事吧?”
皇上微微叹息,摇了摇头,目光深邃地望向高悠、厉刚:“眼下的局势迫很紧迫。朝廷的官员要么拿不出主意,要么冷眼旁观看朕笑话。
能够指望得上的,也就只有你们了。
你们已经知道,可有良策以解燃眉之急?”
高悠缓缓言道:“要想解决困境,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搞到粮食。
只要有了粮食,所有的困难都会你一个红包过来呀,迎刃而解。”
论及兵源,谈及军需。
这些看似艰巨的困难,实则并非无法逾越的天堑。
咬咬牙,都能克服。
然而,民以食为先。
粮食,乃百姓生存之根本,每天都需要。
若无粮食,即便有百万雄师坚守延凉城。
不出两日,便会自行瓦解,不攻自破。
皇上轻轻吐出一口悠长的气息,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与沉重:“朕也知道,粮食实为当前困境之根源。
只可惜现在朝廷手里没粮食了。”
高悠把最靠边上的奏折拿起,放在一堆奏折的最上面,语气轻缓道:“朝廷手里虽然没有粮食,但有人手里有啊。”
皇上眸中光芒一闪,似是捕捉到了一线生机,语调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几分:“谁?”
“粮商巨贾,豪绅富户,朝中显贵。”
皇上闻言,心领神会,眉头微展:“你的意思是……”
高悠缓缓颔首,语调平和而坚定:“大恒朝,并非没有粮食,只是被那些粮商巨贾、豪绅富户乃至朝中权贵所囤积,垄断于私仓之中。
粮商手里的囤粮就不用说了,几乎占据了大恒市场六成有余,近乎垄断。
若将这些囤积之粮倾囊拿出,足够大恒全境的百姓吃上三年。”
高悠此言,绝非凭空而说,而是有据可依。